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13日
企业新闻
02

企业文化的力量

几年前,中铁二十局六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揽点技术含量不高,难度不大的小工程。企业效益不佳,许多职工被迫息工放假,已到了亏困的边缘。然而,经过近五年的卧薪尝胆,今年承揽的任务是2000年承揽任务的近7倍,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是什么力量将他们从困难的彼岸送到光明的此岸呢?

近日,中铁二十局集团六公司一举中标襄渝线安康至重庆增建第二线工程安康至梁家坝段站前、部分站后工程XYNS-04标段,工程总投资11.118亿元。至此,该公司已承揽任务16.11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承揽指标。

在大家为此高兴之时,六公司的干部职工却清楚记得他们2000年的困境。那时,他们只能承揽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施工难度不大的路基、小桥涵、住宅楼。竞争乏力,设备技术落后,使企业不敢也无法涉足路面、高桥、隧道、高层楼房等高、大、难、新、险工程领域。用公司党委书记黄锦波的话说就是“我们只在小打小闹中艰难度日。”

企业文化的推动力

宜万铁路是沪蓉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公司项目部承建的双流特大桥位于重庆市的山区,山大沟深,施工条件差。在中标以后,宜万项目部严格按照企业文化中提出的“职工宿舍公寓化、院容院貌优美化、职工食堂餐馆化、文体活动多样化、料场建设标准化、民工管理正规化、作风纪律军事化、日常管理制度化”的“八化”标准,布置办公区、员工生活区、民工生活区、施工区这“四区”,使他们的项目部成为宜万线上文明工地的亮点。

为了让职工洗澡方便,他们花去5000元建立了浴池。花这么大的本钱追求“八化”标准,对施工有什么好处?宜万项目部经理史粮逢说:“企业文化就是先进的管理手段,我们以前没有这样做,别人看不起我们,我们的管理也很混乱;现在形象有了,管理也比较到位,对施工是大有裨益的”。据了解,开工以来,他们在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前提下,月月按照指挥部的计划完成施工任务,多次受到指挥部和局里的嘉奖。

企业文化推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了好的效益。反过来,良好的效益又促进企业文化向纵深发展。目前六公司的17个项目部都能按照“八化”的要求,打造一流的施工企业形象。也正因为他们把企业文化当成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才从小打小闹中跳了出来。原来他们连5000万元的工程都很难揽来,到现在上亿元或几个亿的大工程却接踵而来。

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

六公司朔黄项目部开始只中了很小一段标,在整个朔黄线上,起初并不被他人看好,有的同行认为他们也就是干一段工程就会走人。中标后,该项目部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提高竞争力的法宝,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企业文化融入项目部的各项管理之中,努力塑造施工的形象。结果,他们没有被别人挤走,反而凭着良好的信誉和优良的工程,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还从一期工程干到四期,连连中标。谈起这些,朔黄项目部的负责人方舟说:“这就是文化的魅力!”现在,在六公司的各个项目部,建设好企业文化,用先进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提高各自竞争力已成为一个惯例。

近几年来,该公司把企业文化纳入现场管理,主要在责任、诚信、履约方面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实质内涵,使他们在制度文化、管理文化上不断创新,形成了“精品人品同在,质量生命共存”的企业精神。企业的竞争力在五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承建的西北首座五跨无风撑系杆拱桥一宝鸡广元渭河大桥、朔黄线上的黄骅港特大桥、兰州新天地大厦等十余个工程都在各自领域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带来的是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们公司2000年承揽的任务才有2.34亿元,到去年末已达16.38亿元,同比增长了184%;今年到现在已承揽任务达到16.118亿元。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