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24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收藏 信缘 曾经 野趣 笑一笑 一定还有点什么 圆梦 校园之歌 中国瓷器一鸣惊人的背后 元青花鉴定法 钧瓷鉴赏与收藏 明清家具怎样鉴定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收藏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收藏
04

信缘

□文/吴淑霞

现代社会很少有人写信了,而我时不时还爱写信。更高兴看信,也喜欢收藏信,似乎对“信”有一种特殊的“情缘”。

写信不单纯是为事,或者问候。写信往往是觉得自己心里有许多话要说,想把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感受向自己最亲近的人、能理解自己的人倾诉。所以写信也是种情感的交流、寄托或发泄,也是调节个人心态的一种方式。

我初来三亚时,虽然南国的热带风情让人陶醉,但无法排遣远离故土的孤寂和对亲人的牵肠挂肚,写信便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下子写出去10余封信,写给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我的同学。

信寄出去后,自然就盼着回信,会擘着指头算着对方收到信的日子,揣想对方收到信后的反应,再等着回信。大儿子在回信中写道“妈,我非常想您,同时也在心底里由衷地钦佩您的坚强和勇气……虽然我们一家天南海北,但在不同的地方都积极地面对一切困难,为了终将有一天我们会重新无忧无虑地相聚。”小儿子在信中说“妈,您常去海边散散步,大海会消除您心中的忧愁,我也会常给您写信安慰您,……我不希望您太累了,只要我们母子之间互相牵挂着,想念着,那已是很幸福的事了。”一位朋友还在来信中附了一首诗:“千里飘海南国行,虽为生计别有情。记着亲友甚悬念,鬓华之人多珍重。”儿子、亲友在一封封来信中对我的理解、关心、思念,给予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给我他乡寂寞的生活增添了快乐。所以我从回信中,大多都能得到一种心灵的呼应。读着这些信,就像欣赏一篇篇文学佳作;看到信封上精美的图案和邮票,就像欣赏一件件工艺品;看到那隽秀或苍劲有力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又像在欣赏书法。这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几十年来,我把所有认为有价值的信都珍藏下来,特别是保存了所有的信封。从西安的校园生活到四川、海南各个工作单位;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有爱人、孩子、亲友的信,也有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邀请信,还有逝者的信。这些信件浓缩着我的风雨人生,藏着我的悲欢离合,是我最珍贵的物品。无论我飘泊何处,都始终带在身边。每当我重读这些信件时,心中的烦恼、困惑、对亲人的思念,都会在行行泪水中漫漫融化,得到些许安慰和鼓舞后,擦干眼泪再向前走去。

这便是我的“信缘”,我还会再写下去,直到我走到夕阳的尽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