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印大头”重组中突围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改革纪实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原陕西印刷机械厂)的改革,有着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这个企业始建于1967年,曾为国家四大印刷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在当地被美誉为“印大头”。近几年来,公司紧紧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以改革强内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以30%的速度逐年递增,2004年实现产值是10年前的12倍。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凹版机械制造企业。
“拉郎配”企业注入兴奋剂
在经济转型期企业经历的阵痛,是难以忍受的。截至1995年底,这个企业累计亏损达1380万元,拖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欠银行的债务多达四五千万元,被列入陕西省亏损大户。有段时间职工只能拿到工资的70~80%。原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觉讲起这一段职工生活的情景时,心情显得格外沉重。她说,1996年过年的时候,人家院子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而自己公司家属南院几乎听不到鞭炮声。上班后,看到职工的脸上少了往日里的那份喜悦,她心里酸酸的。
职工强烈地企盼企业活下来,能过上好日子。面对重重困难,公司上下苦苦探索,寻求生路。1996年的那一次“拉郎配”重组,便加入陕西黄河工程机械集团。一石激起千层浪,公司上上下下大多数人不愿接受一厢情愿重组的事实。尤其是一些建厂的老同志,认为号称“印机四大家族”之一的“印大头”,怎能让不同行业的工程机械同级企业兼并,简直没有地位不光彩甚至到书记、厂长办公室进行质问理论。对此,公司党、政、工、团深入车间班组、处室,和职工面对面谈心,教育职工“不改革等死,发展才是硬道理”,使职工的观念得到了初步改变。
这一次企业兼并享受了政策优惠,这无疑给企业有一个喘息的机会。重组的当年就扭亏持平,甩掉了“全省亏损大户的帽子”,这给困境中的企业注入了兴奋剂。
企业领导趁热打铁,提出了“九七打基础、九八上台阶、九九大发展”的三年奋斗目标,在银行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号召员工生产自救,短短三天时间职工集资800余万元。在经营机制上划小核算单位,车间实行模拟二级法人责任制,处室、三产单位实行承包制,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在技术创新上重点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产品。对外实施“职能分离、选帅东征、利益驱动、规范管理”十六字销售方针,组建了华东、华南、华北等五大区域销售公司,挑选精兵强将,重锤叩击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富人”要钱。管理到位,产品领先,企业取得了可喜成绩。1997年产值实现3000万,到2001年突破亿元大关。先后被评为“中国包装优秀企业”、“中国包装龙头企业”。
“傍大款”企业得以发展
尽管这些成绩在当时足以令人兴奋,但是陕印机人并没有沉浸在成绩荣誉中驻足不前,而是居安思危。
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是企业梦寐以求的,然而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金严重短缺,流动资金匮乏、资产质量差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瓶颈。1997年向员工集资用于生产的800万元逾期还没有归还;技术改造迫在眉睫。当时厂里的大部分设备基本上是建厂时的老设备,技术设备没有进行大的改造。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企业只能维持而不能发展,没有强的竞争力,最终必将重新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
公司领导审时度势,做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决定,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之路,把合作伙伴瞄准了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国内印刷机械龙头老大、唯一上市企业——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9月,公司对后方处室进行了一次大力度的改革,处室由原来的30余个减少到17个,号称“一百单八将”的中层干部减少了1/2。与此同时,进行了资产、人员、结构的优化工作,剔除不良资产,清除死账、坏账,保证了资产优质高效,北人股份承债式无偿整体兼并了陕西印机公司。这次重组曾被人戏称为陕印机傍上了大款。
“不求所有、只求所在”。2002年1月28日,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组建的“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可谓天作之合,是“2002年中国印包界的第一声春雷”。
这次兼并,实现了东西部资产重组,携手发展。北人股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进军凹印机制造领域的通行证,填补了其在包装装潢方面的空白,拓展了新的产品领域。对陕印机而言,标志着企业由地区性集团进入了全国性集团,进入了社会化融资的渠道。北人股份先后投入资金近八千万元,归还了员工800万元集资款,增强了凝聚力,同时也为企业技术改造、新品研发、扩大生产提供了较好的资金保证,使企业在做大做强上更好地施展手脚,以效益和效率为中心,实行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专业厂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产值实现两亿元,较2001年翻了一番,2004、2005年,尽管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国内软包装市场需求下降,竞争激烈达白热化,但企业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9月底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既定销售目标。
追寻陕印机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两次重组,企业得以提升。这得益于他们抓住了改革的大好机遇,得益于一个思维创新的领导班子,得益于不断研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得益于不断培育适合生存的市场,还得益于陕印机有一支迎难而上、顾全大局的员工队伍。
谈起改革与发展,总经理陈邦设说:“企业仍然处在生与死的边缘,要想赚到更多的钱,职工过上更好的日子,不通过引资、合作,就赚不到钱。我们要不断开发‘三高产品’,建立国际化市场,通过引资、合作,把企业做强做大。”本报记者 王仓盛
总装车间对生产的印刷机械进行总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