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07日
憩心亭·收藏
04

家有处世哲宝——婆婆

人都说:“婆媳关系难处。”我却非常庆幸自己有一个智慧的婆婆,说她智慧从定义上来说不妥,因为她是一地地道道的农民,只字不识,但从内涵上理解却千真万确,因为她有一颗宽容大度、处世不惊的心,仅此一点足够我受用终身了。

刚为人妻时,曾为有这样一位婆婆而感到遗憾,因为她身材臃肿、脸色黝黑、大声说话,可谓土味十足,整体感觉甚为不雅。但是三年前小BB的出生使这位奶奶欣然而至,由于要照顾孩子,她就自然而然地留了下来。三年的时间里,使我有机会对她进行了深入地了解。话不在多,精辟则行。婆婆总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让我茅塞顿开。

有一次,我因琐事与别人生气,回来后婆婆见我不高兴就说:“遇事要总想着让别人好,自己吃亏吃不了大亏。”紧接着她说起了她那个时代的故事:农村每家每户的地都挨在一起很容易发生地界纠纷。但是村里的人都喜欢和婆婆搭界,因为她不仅不和别人争抢土地,还总是帮着邻近的农户整理庄稼、拔草除虫。但有一次,邻近的农户庄稼里新种的菜苗不知被谁拽去了一块,怀疑是婆婆干的。不由分说就跑到家门口大骂。婆婆虽然生气但没有和他争吵一句。过了几天那人主动上门道歉,原来是他家远嫁的姑娘,回城时看见自家地里新鲜的蔬菜,就随手摘了一大包带走了。他拿着一篮菜亲自送上门赔罪,婆婆说“我不生气,菜你拿走吧。”我问婆婆:“你那时是怎样想的?”她的回答很简单:他骂的再难听,像风一样被吹走了,我身上什么也粘不上。但我试问自己能做到吗?这需要坦荡的心境和超越的心理,这是一种气度。这个时代,竞争和谦让所折射的应该是不同的人生态度。婆婆用她的人生经历告诉了我一个朴素的道理:存一腔真诚,藏满腹善良,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对别人是一种善待,对自己是一种保护。

对于做人,婆婆有一套自成方圆的理论,她常常教育我:骡子大马大都值钱,只有人大一钱不值。这话粗理不粗,每每想起这句话我都会鞭策自己、笑看他人。作为平民百姓的婆婆正是用这种看透世事的心态,包容着身边的一切,也感染着身边的一切。“近朱者赤”,作为一个儿媳,婆婆从没有要求过我、为难过我,更没有指责过我。她不辞辛苦地帮我带着孩子,她默默无闻地给我做着家务,因为有她在,当孩子嗷嗷啼哭时我不再六神无主;因为有她在,当家庭硝烟战起时我不再满腔愤怒;因为有她在,家越来越像个家,我也越来越离不开她了。很多时候,我们娘俩坐在一起,听着她讲述陈年的故事,感念着婆婆一生的不易。一种油然而生的责任要求我一定要善待这个吃过大苦、受过大罪的女人。婆婆七岁没了亲娘,要照顾三岁的弟弟、五岁的妹妹,要经受战争的惊吓、饥饿的煎熬,还有同乡的欺负。也许正是经历了这人间的大悲,才锤炼出婆婆坚韧的意志。不管什么苦难来临,不管什么危险将至,她总能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用现在的话说,婆婆情商相当高。

从这位朴素的农村老人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因为她的到来,在家里我时时刻刻感受到乡村淳朴的气息,久违的善良和热心。就连往日冷冰冰的邻里也因为婆婆的来临,仿佛一下亲近了许多。婆婆超强的亲和力,使她走到哪里好像都很容易,好像每个人都很好相处,什么世态炎凉根本不存在。我想:她正是把“与人为善”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运用得游刃有余,修炼得炉火纯青,才使自己没有了“庸人自扰”的烦恼。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气,婆婆都要在家里以她的方式庆祝或纪念一番,而且还有很多说法、讲究,我也跟着热衷于此。我们这种“乡村生活都市版”使普通的日子有意义,平凡的生活更有趣。瞧!她在满脸微笑地看着我,听听今天又有什么新故事。 (请作者告知联系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