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政策有新举措
“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工作有哪些有益于百姓的新举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将有4500万人走上工作岗位
“下一个5年,我国城镇将有4500万人走上工作岗位,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5%以内。”国家将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同时,完善并实施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基于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重点做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辅业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加大对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和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解决好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为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明确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扩大贷款规模。
为切实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将享受政策的对象范围扩展到了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中的“4050”人员,以及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长期失业人员。
为解决再就业者“病有所医”的问题,社会保险补贴项目在原来养老、失业保险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保险。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工作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可按其工作期限相应延长。
个体工商户为养老保险扩面重点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根据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的特点,将他们的缴费比例统一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低于企业职工的缴费比例。
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技能劳动者将超1亿人
田成平指出,目前,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人左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保障部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培养。二是城乡需要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
“十一五”期间,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指标体系,形成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为龙头,重点技工学校为骨干,各类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公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技能劳动者培养体系。“力争到‘十一五’末期,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1亿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5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