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24日
头版
01

杨天明 绘就西安公交蓝图

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直接支撑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被誉为城市的动脉。杨天明自1997年担任西安公交总公司总经理以来,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西安市公交发展的大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完成了西安公交“四横五纵一环”的城市客运主框架的规划方案,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乘车环境。

西安公交总公司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的国有老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靠政府补贴运营,始终处在缓慢发展和维持状态。1997年,杨天明在全公司职工中开展“公交改革发展”大讨论,形成了“以竞争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的共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加快公交体制、机制、票制的改革,实施IC卡、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合理工资分配制度等,加大资产经营整合重组,合理调整优化线路,强化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制定发展规划,为西安公交大框架的布局绘出了蓝图。

2000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下,杨天明提出了西安公交大发展的思路。之后,他带领公司相关人员,从商贸中心区到近郊农村,从旅游点到开发区;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对西安公交线路进行全面实际考察。他们一方面了解群众出行的特点,做好客流调查,一方面想办法,规划、开辟、调整、优化线路布局。短短几年间,西安的公交线路就从105条发展到182条,线路总长从2010公里增长到3707公里,总公司拥有的车辆也从2000年的1980辆发展到目前的3025辆,出色地完成了西安公交“四横五纵一环”的主框架方案。

在这个大框架下,公交车从原来单一的铰接、单机车,发展为无人售票车、双层客车、小公共汽车、大型旅游车、空调车等具有多层次服务功能的车型结构。“文化大巴”、“爱心大巴”、“温馨中巴”、“真情直通车”等让老百姓称赞的优质服务车遍布大街小巷。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们还对全市70岁以上老年人和65岁以上离休干部实现免费乘车;对全市中小学生实行优惠月票,达到了市政府提出的“市民等车3分钟、500米有公交站、80%的乘客能一次到达”的“358”要求。

在杨天明及全体公交职工的努力下,西安公交总公司在近几年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客运量从2000年的3.93亿人次提高到去年的5.03亿人次,总收入从3.03亿元提高到5.16亿元,上缴的税费也由原来的2047万元增至584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先后获得陕西省先进企业、全国服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杨天明也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