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24日
政经·国际
04

中国民众为何对GDP越来越淡漠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经济增长问题自然是各界关注的问题。对于经济增长数字,2003年的时候我们还在争议,2004年仍然在争议,但到2005年时,大家却不再热议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今年明显降低。中国民众为什么对GDP越来越淡漠了呢?

原因之一,虽然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数据是可信的,但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却饱受争议。

政府仍然通过生产附加值增长的数据来计算GDP,而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有企业,数据质量并不佳。再加上,地方政府官员“唯GDP论”作为自己职务提升的砝码,难免有失真可能。每逢中国统计部门发布GDP增长数据,都会再度激起外国对中国官方统计数字的疑虑。因此,民众对GDP统计数字有多大的准确性持疑虑心态。

原因之二,国强民却不富。民众自然更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准的提高。在最近10年的改革中,6000万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被替代;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7000万股民损失超过15万亿;城市中15亿人或失去或应得而未得到社会保障;基尼系数达到053—054之间,城乡差别达6倍之巨。

一方面是GDP一路狂飙,另一方面,国民个体收益与公共福利却严重滞后。一方面是为GDP增长欢呼,另一方面却发现失业率也在增长。一方面是GDP的高增长,另一方面是工资收入的缓慢增长,大多数人的实际收入非但不与GDP同步,反而急剧下降了,生存成本节节攀高,“GDP长得跟胡子一样快,工资涨得跟眉毛一样慢。”

与此同时,民众对于涉及改革的关注热度却大为增高,这又与对经济增长的冷漠形成强烈反差。

比如对社会公平、贫富差距、政府机构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投入等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因此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就是将其令人瞩目的收入增长转化为非收入方面的发展。

民众中普遍表现出“对经济增长冷,对改革热”的现象,可以说明,普通民众更关心的是,GDP增长何时能惠及百姓?经济增长是为了增进民众福利,还是为了GDP和税收的数字攀升?经济增长是使人与自然、人与人更和谐,还是加剧贫富差距以及人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对立?民众的这种冷热对比值得政策部门重视,至少可以视之为体现民意的一个窗口。 (北冥鱼)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