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25日
北国周末-发现
04

河南发现罕见贵族楚墓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近日举行新闻通气会说,考古人员对上蔡县大路李乡郭庄村的一个大墓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这是一个国内罕见的积沙积石楚墓,虽然仍未清理完毕,已从中出土了编钟、鼎等青铜重器,最大的圆形盖鼎口径80厘米,在楚国青铜器中体量仅次于楚幽王墓镬鼎。

据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局长陈爱兰介绍,该墓椁室正在加紧清理中,尚有大量文物未及清出,但目前已出土的珍贵文物有圆形盖印鼎5件、四龙耳鉴2件、方壶2件、簠3件、鬲1件、敦1件、浴缶1件、甬钟3件、柱头饰10余件,石编磬10件,以及一些戈、矛、簇、车軎、马衔、节约等青铜器和一定数量的包金铜片、玉贝、海贝、骨质仿贝等。

由于该墓地面上至今仍残存2米多高的封土,自古就是盗墓者的目标。去年冬天,该墓又一次被盗挖,为了保护文物,今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说,他们在考古发掘中发现,该墓历经古今12次盗掘,其中西南角的盗洞是汉代的。幸运的是,大多数盗洞没有挖到墓底,墓中大部分文物保存完好。这归功于该墓十分完备和严密的防盗设施,即采用了积沙积石的防盗方法。

孙所长说,该墓距地下18米,墓道底距椁顶深达5米,墓室上边填有厚过10米的纯净细沙,积沙之厚国内罕见。在椁顶及四周的积沙中摆放数量在千块以上的石块,大石块重150公斤左右,小石块也有数十斤,石质纷杂,种类繁多。如此厚的积沙,使一般的盗洞很难见底,沙中的石头,也起到了打击盗墓者的作用。

据专家介绍,该墓所在的区域西周时期隶属蔡国,是西周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后来被楚国吞并。楚灭蔡后,在这里分封重臣镇守,这次发掘的楚墓,墓主可以说是楚国分封在蔡的高级贵族,时代为战国早期。该墓的考古发掘,为研究楚国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桂娟)

图为该墓出土的编钟、编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