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杜成义定位
鹤坪
杜成义是一位耐得寂寞的著名书画家。他出名较早,由于肩挑着行政的重担,所以,他的书画名气始终处在“边缘”地带。拿得起来,放得下去,这样才能保持书画创作者的平常心与平常态,这样才能保持书画艺术与劳动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正常联系。“书者,心之迹也”,我以为,书画家应该或多或少地保持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而不该枯守书案,把书画艺术简单地局囿在“从书本到书本”的横向移植!书法讲气韵,书法讲神采,气韵和神采杜成义都具有。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书界画界有着森严的“品阶”制度。
面对杜成义和他的书画艺术,我很想给他找一个准确的定位。在我的心里,杜成义是长安城的真名士,是书画界的隐君子!他耐得住寂寞,全把个人品牌和个人知名度没有往心里去,一门心思从事书史、书论、书法艺术的钻研,把书画作品交给时间鉴定;让作品说话,让时间证明什么是金子什么是黄铜!
从现在的书画市场而言,书画是个玩艺儿,书画家是一批彻头彻尾的老顽童!
杜成义是一位能谱写诗词歌赋的书家画家、纂刻家,他寄寓书画创作一种诗的境界、诗的学识学理的关顾,使书画作品丰赡厚重,耐得住时间和品鉴家们咀嚼。严格说来,杜成义的书法具有“清而厚,厚而畅”的特点,所谓“清”而“厚”,就是古人说的“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清者,清气也。厚者,不薄、不虚、不弱、不吃涩、不滑别是也。杜成义书写的毛泽东诗词,别具汪洋恣肆的简朴与厚重,点划批离之间还蕴藉着一种拙朴与酷辣。杜成义临池数载,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中国书史、书论的精髓。从学书到现在,杜成义先后涉猎甲骨文、钟鼎文、瓦当、砖铭、汉、魏、晋、唐、宋、元、明、清以及各历史时期的各种风格的作品,熔铸古今,使自己的书体书格,更具个性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另外,在杜成义的书法创作里,我们不难发现绘画对他书法的影响。可以说,杜成义的书法作品有一种顽强的对神采与气韵的追求,具体表现在他所创作的几幅书法长卷里。在这些长卷里,我们感悟到的是充沛的激情和儒雅的气度,同时荡漾着一种独创、原创地对书学书艺独到的理解!
杜成义的书法作品,具有着鲜明独到的审美特质。从事书法艺术的人,大致上可以区分成三个层次,一种是健身层面的,一种是功夫层面的,最高层次的书写,往往是审美层面的。这个审美包括人格的审美。
我想,杜成义一定会满意我给他的这个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