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怎样与职介过招
社会上众多的职业介绍机构,确实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不少便利。但是,也有一小撮黑职介就是瞄准社会经验不足的应届毕业生,在他们的求职路上布下了种种陷阱。如何正确选择职业介绍机构成了毕业生们面临的一个棘手难题。如果你准备借助职介寻找工作的话,不防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掌握和职介机构正面交手的招数
第一,看该职业介绍机构的办公场所及硬件设施是否正规,如果没有营业执照、职业介绍许可证、人才交流许可证、固定办公地点的话,那么这八成就是个“无证驾驶”的“黑”职介。
第二,要弄清用人单位的底细。求职者应该要求中介机构详细介绍用人单位的背景等相关资料,最好还应实地考察一下,避免中介收钱后提供的是子虚乌有的公司地址。接着应对选择单位的情况、提供的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等实质性问题做进一步了解。为确定求职单位的可靠性,还可要求中介机构提供招工委托证明、用人单位有效证件、企业(公司)简况以及以往相同劳动力输出先例等。
第三,要查看此中介机构的反馈资料。比如,以往的求职者是否得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收入如何,企业(公司)是否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等。
第四,要看清中介的收费标准。尽管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标准是自定的,但必须明码标价。求职者在交费前,应要求过目详细价目表,并根据标准交费索要发票。求职的朋友要记住: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及时向有关劳动部门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五,要与中介机构及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并保存一切书面材料。在与公司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认真审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发现有疑问的要及时提出,在没有收到任何答复前应拒签合同。对合同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有权要求增加补充协议,切不可轻视和马虎。对于对方的口头承诺不可盲目相信,一定要落在纸上才算数。凡所签合同、交款发票要妥善保存,谨防遗失,一旦发生消费争议时,便有据可查。
求职者一定要向收费的职介机构索要正式发票,有了正式发票就等于多了一道护身符,因为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可以凭发票编号,找到该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发票是维权的依据,而普通收据是难以成为法律依据的。
知晓受骗后如何才能获得有效的法律援助
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职介机构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监察大队或公安部门报案,寻求法律保护。但由于劳务诈骗往往涉及公安、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求职者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投诉部门。若被投诉对象为合法机构,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若被投拆方为无证、无照经营的职介公司,求职者可以同时投诉到工商、劳动部门;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巨大的,可以到公安部门报案。 ■胡振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