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12日
头版
01

大学生为何“回炉”上技校·蒋萌·

岁末年终,在众多高校毕业生奔波穿梭于各类招聘会,承受焦虑忐忑、打击失落的时候,有部分学子却悄然选择了“回炉”上技校。据说今年仅广州便有3000人“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大学生“回炉”已从个体行为演变为群体现象,还呈快速“升温”趋势。

这实际反映出三个事实。其一,目前一些高校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教学死板程式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知识结构杂而浅,用人单位越来越务实。其二,一些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特色专业,开始显现出产学结合,学有专攻,技有所长的特点,目前市场也恰恰渴求各类高级技工与“一招鲜”。其三,面对激烈竞争的职场,一些学生开始以理性态度重新审视学历“含金量”与自身实际能力,不计社会偏见,有针对性学习紧缺技术工种。

在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回炉”这种现象,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反思。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不符合市场需求、择业不理性者太多。就业也并不完全是买方市场,目前全国数控设备操作、医疗护理等人员严重短缺,重点职校和骨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对高级管工、高级汽车修理工开出近万元的月薪等,均是最好证明。一面是学生、城乡富余劳力、下岗失业者就业难,另一面却是许多职位缺口巨大,供需严重不平衡状况迫切需要“实用教育”来改善和解决。所以,大学生选择“回炉”技校是一种明智之举。老子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就业难,“头痛医头”不是办法,提高求职者“内质”才是关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