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初稿
小说家的身体不大好,但是他并不在意。为了心中的梦想,他远离“文学圈子”,开始长达六年的采访生涯。从这片乡村到那座城市,从大学校园到政府机关,从引车卖浆者到富商官员……没有他不感兴趣的人与事。
当同行们热衷于现实的名利之争时,他又独自来到一座小矿山,租了间简陋的屋子,进行他的小说创作。这个远离家庭的偏僻地方,非常寂寞,他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说——有一段时间,他身边唯一的伙伴是只老鼠;为了留住这位伙伴,他得每天在屋角放些碎馒头,以示友好。
有一天,他因为感冒,身体竟然撑不住了,眼看就要垮掉。但是,这里没有一个亲人,甚至看不见一个陌生人。熬吧!他躺在床上,像等死一样。数天后,终于缓过来,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决定,每天应锻炼身体——爬屋后边的那座小山。
……写啊、抄啊、改啊。等到他终于完成这部百万字小说的那一刻,他觉得头晕目眩。但是,心中的狂喜盖住了头顶的阴云。
这个叫路遥的人,在其生命的颠峰之作《平凡的世界》完成后没几年,即因肝脏问题与世长辞。当时,我还当兵在部队,通过报刊了解到一些细碎情况,满怀悲痛。虽然那时我还无缘得见这部煌煌巨著,但心中早已景仰不已。好多的悼念文章为路遥而作,好多的人为他四十几年的生命叫屈——太短暂了!
其实,许多长寿者相对于路遥这样的人而言,并不足以自豪,就像小说一样,真正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精彩度。人生永远是一部粗糙的小说初稿,对于路遥来说,即使不修改,也足以令人赞叹;而对于另外的大多数人而言,想修改,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