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23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焦点话题·文化视野 谁是2005年度的“人物” 莫让“引咎辞职”变成“金蝉脱壳” 向富人征税不是向富人开枪·梁发芾· 染色 时事点评 毛泽东给儿子开的书单 俯首 杂文是一种命运 李敖先生 李太白的桃花之歌 群峦飞瀑

当前版:第A2版:北国周末-焦点话题·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焦点话题·文化视野
02

杂文是一种命运

·南山侯·

喜欢搞点文字的人,恐怕多把魏文帝曹丕那句“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名言奉为圭臬。殊不知从前社会,能够完成“经国之大业,”成就“不朽之盛事”者,大都不是“笔杆子”而是“枪杆子”,或是“枪杆子支持下的笔杆子。”倘非写的是官方需要或认同的文字(包括拍马或帮闲文字),以文字招灾惹祸甚至送掉小命老命的,自古以来却是屡见不鲜!文革中杂文家廖沫沙曾自嘲道:“书生自喜投文网,高士如今爱折腰。扭臂栽头喷气舞,满城争看斗风骚。”看似幽默,实乃“一把伤心泪”也。

然而杂文这个多少招人憎恶,讨嫌甚至惹来官司的文体,至今却未绝种,不乏热衷此道者——即便今天的杂文作者已不再头脑发昏,把自己那点破文字的“经国之大业”比肩而论,或果真相信能成就什么“不朽之盛事”,就是把自己的文章仍敢称为“投枪、匕首”的,今天恐怕也“多乎哉,不多也。”相反,迫于市场压力,提倡杂文“写得有趣些”的声音渐高(如果不以丧失思想锋芒为代价,这种提倡自是甚好)。无拘怎么说吧,杂文一道迄今香火犹传,有时还会热闹上一阵,总归是不争的事实。

个中原因,除了时下社会日趋开放,加快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进程亦成为官、民共识这一大环境有利于杂文成长,恐怕还有两个因素不可或缺:其一是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供给杂文写作的材料可谓源源不断。比如法制不健全,民主不到位,市场不规范,缺乏刚性良好的信用制度,以及公权腐败,国资流失,垄断强横,为富不仁,下岗工人和民工等弱势群体权益受损,“三农”问题,贫富差距严重问题,医疗保险问题,教育成为暴利行业问题,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滑坡问题,等等,借用一句“官话”讲,这些不和谐现象,也都为杂文作者提供了用武之地。何况有些问题(如买官卖官、公款吃喝风等),说了白说,白说亦说,个中自是有写不完的文章了。其二则与杂文作者自身性情有关了。其实在当今这个多元发展社会里,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或满足虚荣心的路子很多。即便舞文弄墨吧,君不见已成为时下第一“显学”的经济学,其不少“家”们并不忌惮为特定的利益集团服务,在似乎很“学术”且玄之又玄的专业术语轰炸掩护下,既达到了效劳目的,也从中为自己搞定了车子、房子,名声,位子之类实惠,活得颇为风光和洒脱!而杂文既讨嫌,又不好写,稿酬亦低得与卖破烂差不多,并且靠此道恐怕也决无成为“大家”之可能(当然,鲁迅例外。台岛那位自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火首,谁敢当前”的李敖也算一个“异数”)。饶是如此,何以如吾辈者还对杂文钟情不已呢?无它,性情使然也。

在我看来,写杂文者多属情太痴,血太热,好管闲事,嫉恶如仇,又往往童心犹存,天真未泯的主儿。这类人往往成为不了政治家,亦难经商发大财,也没有搞车子、房子的本事。而那种堂吉诃德似的,欲匹马单枪挑战社会上不公不平的行为,在他人的眼里也难免显得不自量力和幼稚可笑。然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吾辈既已“命中注定,”那么即便为这个世界多种并不强悍的声音,也要一干到底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