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28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法制 “生长因子”创造世界奇迹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公开是关键 四川揭医药购销黑幕查出128人吃回扣近千万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社会·法制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法制
04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公开是关键

国务院日前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总体预案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1月9日《新京报》报道)

在我看来,总体预案的最大亮点就是强调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必须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并且规定了违反这一要求的责任——“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及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防范突发公共事件出现与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妥善解决的重要保障。这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推卸责任,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理由,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的现象。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及时公开,才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处理这一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过去我们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对突发公共事件不及时公开甚至隐瞒真相,不能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来处理和防范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后果,政府动员和处置能力必然减弱,从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非典”事件中,由于信息的不及时公开、不透明,使得我们许多民众没有及时投入防范与治理“非典”中去,从而错过许多战机,而信息及时公开后,大大地提高了社会动员能力,及时妥善地渡过了这一危机。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及时公开,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过去,我们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为维护社会稳定,然而,及时进行信息公开比不公开、迟公开显然更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因为,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总是有蛛丝马迹为人所知,而大道消息不畅通,小道消息必然满天飞,引发民众恐慌,从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在吉林化工厂爆炸事件后,哈尔滨因为水污染而停水但不真正公布原因,市井上传言为地震,引发市民恐慌,社会一度产生秩序混乱,停水原因真正公布后,市民反而不再恐慌,秩序井然。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及时公开,才能确保事件的公平处理,及时平息这一事件。许多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威胁社会安全的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是社会矛盾的长期积累,带来的总爆发,因此,问题的公平、公正的解决处理是平息和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保障。而信息的及时披露是突发公共事件公平、公正处理的重要保证,因此,媒体的介入和公众的关注必然使有关机关要更加谨慎,使得“暗箱操作”更加困难,而突发公共事件的当事人也能从信息的公开与处理程序的公正中增强对政府的信心,对结果更为尊重和服从。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及时公开,才能确保责任得以追究,从而起到防范作用。此次总体预案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旨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建立官员“问责制”。但是,“问责制”的落实,离不开信息的及时公开,信息不公开,民众无从监督,不知谁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上级也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完全不知情,也无法落实“问责制”。“定州血案”,当地政府并没有及时公开信息,而正是因为媒体的及时披露,使得相关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因此,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公开,才能找到相关责任人。官员头上有了“问责制”的达摩克利斯剑,就不敢掉以轻心,防范突发公共事件就会做得更为到位。

今天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自然灾害与社会事件的频发,突发公共事件始终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只要我们能正视这些事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群策群力,并制定应急预案,我们就能战胜这些困难,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杨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