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01日
经济新闻
02

当代孩子心理透视

别让你和孩子有“代沟”

最近,一些家长和学校老师都反映,许多孩子都出现了猎奇心理、摆阔心理、攀比心理、享乐心理,但面对孩子的直接冲撞,家长和老师都无法与孩子沟通。就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了方向针中学生心理研究室,对此进行了解。

方向针中学生心理均衡研究室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看了两份报告。

报告一:中学生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跟着时尚走的特点。很多家长都遇到,管教孩子越来越难,小时候那么乖巧可爱,长大了却敢和父母顶嘴,甚至发脾气时会拿砸家里东西来示威,十来岁的孩子摆阔气穿名牌,请客过生日花费近千元。

不能体会大人的辛苦,是不是这些孩子变坏了?其实不然,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们好奇心增强的特点,加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或过于专制,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任性,常以自我为中心,爱耍小脾气,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发展到一定年龄就形成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对此,专家提醒家长朋友们:当自己的孩子“耍性子”“犯错误”时,建议和老师、孩子的同伴多沟通,帮助孩子换位思考,面对孩子的直接冲撞,不要马上采取行动,可以先让一让,等一等,想一想,谈一谈。这样冷处理的效果一定比您和孩子在气头上“顶牛”好。教育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流动的水才会清澈美丽,只有变化的教育,才会有生命力。

报告二:青少年具有可塑性和模仿力强的特点。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在这段时间内,老师、家长以及其他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的言语、性格及教育方式对他们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加上青少年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模仿性强。然而他们并不承认自己差,往往对成人的言行、性格良莠并收,易形成一些不良性格和行为。

对此专家提醒:能够赋予孩子自信和力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眼里,成人曾经是巨大的、万能的。孩子的成长从待定的角度来说,就是力图尽快拥有能力战胜自己的微小和不足,在大人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过程。一向处于被帮助指导地位的孩子,一旦发现自己也有能力给父母帮助指导,并得到父母的积极肯定,必将受到极大地鼓舞,在感受自己力量,为自己的能力所自豪的同时,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所以,家长下功夫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认识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成长的更快。

本报记者 毛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