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22日
企业新闻
02

扎住刊物的生财之道

现在中国的刊物就像中国的人数一样,是世界上的大国。但总有一些刊物视国家的法令于不闻,依然用自己手中的大众媒体工具为平台,你要发表东西,你就掏钱。这种事可以说小刊有、大刊也时有存在。真可谓:交易处处在,眼睛只看钱。

按说刊物是精神产品,是高尚的净土,应惟质而采、为贤而用。但是这些年来有些刊物在采用稿件上是稿子七分、金钱八分。只要稿件还可以,属于可上可不上之间,你从单位要点钱来就给你上。甚至一开口多的就是几万、少的也是几千;同时还有个秘密,可以给你几分之几的回扣。你好我也好,有钱大家挣,冤大头是单位和国家。

当然这些刊物也有苦衷,想给自己单位办福利、发奖金,利用手中的权力拉赞助。但他们没想到这是牺牲了刊物质量甚至真实性,只看见虱子看不见千里马。当然这些刊物工作人员也很穷,想发点小财,也无可非议。但他们忘了真正的发达发财是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就像《读者》、《家庭》、《知音》等刊物一样,每期产值上千万,人家尽管累了,人家也因此而富了。

扎住某些刊物的生财之路,树立文化传播刊物的正气,坚持质量第一,受众第一,政治第一,这样刊物才有发达的前途。

(薛志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