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婆家招工找上门 娘家谨慎求双赢
苏陕工会为劳务输出搭平台
本报讯 “我承诺,只要通过我们工会介绍到江苏去工作的陕西籍工人都能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一旦我们工人的权益被侵犯,江苏省工会一定严查到底。”江苏省总工会保障部部长篷亚平说。
“我们这边一定要选择一些愿意长期去江苏就业,愿意吃苦的下岗工人、困难职工或是他们的子女去当地就业。同时我们在身体上也要把好关。”我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于午顺副主任说。
近日,江苏省总工会一行10人在对宝鸡、咸阳等地的再就业市场进行考察后,又与陕西部分产业、困难企业工会的代表进行了座谈。去年,陕西与江苏两省作为友好省份,达成了劳动力合作交流的协议,双方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不仅为江苏引进极缺的劳动力,同时也为陕西的就业、再就业搭建了一个平台。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江苏已经基本完成了国企改制和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各级工会以市场化运作建立了公益性中介机构。此次通过两省工会输出的职工,可以通过工会介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也可与当地工会的职介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再由他们与企业签订用人合同。与社会上的中介机构相比,职工的权益可在工会的监督下有了一定的保障。
据江苏的代表介绍,当地电子、服装行业较为缺少年轻劳动力,女工的需求大于男工。同时他们还欢迎夫妻双方都去当地就业。
据悉,省煤矿、纺织、国防以及庆安集团、重型机器厂等工会,将作为双方劳务交流的先行兵,在各自的企业中展开调查、摸底,于4月15日将愿意去江苏就业的职工名单上报省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同时江苏也将会把相关的用工信息传递过来。
本报记者 任乐
实习生 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