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17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好妻子就是好日子 解州关帝庙钟楼 春雨 城隍庙多警世联 沁园春读史 咏狗诗 鞭炮声声黄土坡 广告 兴社富民的领头雁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鞭炮声声黄土坡

□文/林荫

龙般起伏逶迤的黄土高原,孕育着无数的向阳山湾,山湾里无不东三西四、左梁右峁散落着三窑一院、两窑一家的小山村。

正月的陕北,家家户户门楣窗格、土墙石碾被红色的对联剪纸装贴得喜气四溢,连柴垛边引颈咕叫的芦花公鸡、崖畔上摇尾张望的大黄狗儿都比平日显得高兴欢喜了许多。左邻推开院门,笑声连天地迎回了来拜年的女儿外甥,右舍炊烟缭冉,滚一锅香甜的米酒,为出行的子孙们暖身。空气、阳光、村落、流云,还有走来走去的男女老少全都氤氲在浓亮祥和的喜庆中。

乒乒叭,噼噼啪,鞭炮声上院停了,下院又响,前坪刚息,后沟紧接。庄户人家过年,过的是亲情间的一种相互祝福和鼓励,一种精神上的支撑和修补,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希冀和期盼,一种望子长高出息的心劲和底气。那些此起彼伏的噼啪声,是老人为子女出远门点燃的壮行炮:

张婶的三个女儿都在北京打工,炮声响过,已走下了坡的张婶,猛然记起装好的醉枣忘在了后窑,又呼哧哧跑回家,笑脸上流落下两颗喜泪;王嫂的儿子当兵在西藏,立了三次功,部队给他续签了八年合同,红辣椒似的鞭炮,在柴门口点燃时,他满含深情为送行的亲属们行了一圈注目军礼;李哥的儿子在南方经商,李叔一路吧哒着旱烟锅,把儿子送出山垭口,送上过路的客车,只沉沉地安顿了一句:常来电话。车开动了,李叔从怀里掏出串鞭炮在烟锅里点着,崖畔上久久回响的噼啪声,把客车送了好远的一程;赵哥的大女,在银川搞美容,除夕才回家,在村里又物色得两个户家妹子,今日也要登程上路了,崖畔上的小男孩提着串鞭炮,正等着上垴畔上打手机叫出租车的姐姐……

山村、土院、柴门,年景、春意、离情,出门打工,爹娘燃炮壮行。站在老家的高崖上,我脑海里油然生出这么几句词语。一种久违的激动,忽地在胸间腾涌开来,鼓荡得我心颤身抖、难以自持,忙抽出一支香烟点着,狠吸几口使情绪得以平静。

是三小子吧?城里楼房把你鬼孙子两鬓都荫白了,还撂不下咱这山圪崂。胸飘银须,擅讲古经的户家大爷,背操着拐杖向我走了过来,老远就乐哈哈地打逗问候。

啊呀,没办法,夜里做梦常梦见在咱这山沟峁洼上砍柴闹草呢!大爷,你老身体还好吧?!我忙上前扶住了大爷。

不要扶,大爷康硬着呢。一年价还能闹挖个一两仟块,尔格(现在)还不连累娃娃们一毛一分。大孙女孝敬我的拐杖整年闲搁着,新正上月的没啥营生,我提出来显摆、显摆。大爷说完哈哈笑着,捋了把胸前的银须。

大爷已经八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年前竟又生出两颗新的腭牙。我猛地记起,上垴畔山打手机叫出租车的女子,就是大爷的孙女。

大爷情不自禁地又说开了:过了年刚几天,娃娃们就又要出远门了。咱村里的娃娃们,出门在外都争气,不惹乱子,不像有些子弟,邪门歪道染上一身,公家法办不说,彻把大人们急坏……

乒乒叭……崖畔上那个小男孩点燃了为姐送行的鞭炮,一辆红色出租车载着大爷的孙女,在村坡下的土路上扬起一道黄尘离村了……

正月的黄土高坡,村村的山垭口、土道旁、崖畔上、柴门外都如矮树般伫立着许多翘首目送儿女出远门的父母……

故土是游子的根系,父母是儿女的后方。出门在外的乡村子弟吆,你抬头看见的云絮,那就是老家烟囱里随风飘来的牵挂。家乡的腊月,年年盼着从远方走回一个更加成熟自信、欢天喜地的子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