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17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好妻子就是好日子 解州关帝庙钟楼 春雨 城隍庙多警世联 沁园春读史 咏狗诗 鞭炮声声黄土坡 广告 兴社富民的领头雁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兴社富民的领头雁

——记安康市旬阳县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谭克军

党委书记 理事长 谭克军

旬阳县位于陕西东南部,北倚秦岭、南踞巴山,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旬阳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旬阳县信用联社在改革中明确定位、创新经营、创优服务,连续五年获得陕西省信合系统“最佳经营效益奖”;连续五年蝉联陕西省信合系统“先进单位”;连续六年创社盈余目标;2005年度荣获陕西省信合系统“优秀奖和特别贡献奖”。这一连串喜人成绩的背后,无不凝结着旬阳县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谭克军同志的心血和汗水。近年来,谭克军带领联社全体员工紧紧围绕着“支农、富民、兴社”的方针,瞄准效益核心,紧扣业务中心、把握管理重心,开创了新形势下山区信合事业跨跃式发展的新局面。

以农为本 服务“三农”促发展

贴心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永恒的主题。离开农业、农村、农民,信用联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拓展服务新领域,谭克军同志提出了“人往农村走,心往农民想,钱往农业投”的支农要求:

推行领导一线工作制。领导每月至少抽出3天时间下基层搞调研,现场解决问题,机关工作人员每月至少要有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社协助工作,形成了机关为基层信用社服务的理念。谭克军常说:“领导就是服务,只有时刻为农民利益着想,才能拓展信用社的生存空间,农村信用社才能有用武之地。”2004年,谭克军不分责任区抽时间、挤时间跑遍了全县22个信用社扶持的专业村、示范户调研农村工作,探讨和不断完善信贷支农措施。

提升门柜服务水平,塑造一流窗口形象。全县信用联社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经理制度,各社设立咨询台,联社制定了信用社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规范准则30条,文明用语25句,员工实行统一服装、挂牌上岗;制定了优质服务奖惩措施,公开办事程序,实行“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在全县聘请了100名社会各界能人为信合监督员,把信用社的服务质量置于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之下。投资200多万元的县辖通汇通兑网络中心,于2003年12月9日建设并投入试运行,于2004年3月1日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县辖通汇通兑门柜业务,2005年5月又成功开通了全国银行业汇兑业务2分钟到帐,为旬阳联社进入大网络建设奠定了基础。

开拓创新,为民办事谋发展。“以农为本,社农双赢”是谭克军永不改变的经营理念。结合旬阳县情,提出了信贷惠农措施,信用社先后开办了“背包”银行,实行信贷值周发放贷款,信贷“一厅式”办公,放款到田间地头,送资到千家万户,创建信用村镇,打造诚信环境,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近五年来,全县信用社累计投放贷款23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占比率达75%以上,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万户工程”的实施,支撑了县域烤烟、黄姜、畜牧、蚕桑“四大主导”产业建设的发展,2005年,全县信用社累放农户小额信贷7.9万户9.8万笔34961万元,仅支持全县1.4万农户种烤烟10万亩,实现产值933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33元。强有力的信贷支持,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县财政收入达3.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以5%的速度递增。2005年末,全县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0685万元,各项信贷余额达79487万元,实现了大发展的目标。

锐意进取 管理创新添活力

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促进规范化经营,是实现农村信合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谭克军自1998年担任旬阳联社理事长、主任以来,带领联社一班人大胆实施管理创新。一是实施机构管理改革,将全县65个信用站、17个信用分社予以撤并,将11个信用社降格为分社,实现了“集中核算、规范管理、提高效能、防范风险”的经营管理目标。二是改革劳动人事管理,实现精简效能。对年龄偏高,身体有病,适应岗位工作有难度的职工办理内退,让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挑重担;对联社中层干部、信用社主任实行“公开竟聘,选贤用能”,废除干部能上不能下、移地为官的官位终身制思想。对员工实行人员、岗位、责任“三定”,按岗位设置进行竞争上岗,做到了人有其岗,岗有其责,责任明确。三是创新薪酬分配制度。实行目标经营、指标管理和效益奖励的薪酬分配办法;彻底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待遇一个样的平均分配制度,对经营效益好、贡献大者重奖,反之罚。做到奖得让人眼红,罚得叫人心痛,在职工收入中完全体现了基本工资保吃饭、奖励工资靠实干、效益工资靠贡献的收入分配新格局。

调整思路 经营提升见效益

组织存款,盘活资金,增加利息收入是农村信用社的中心任务。旬阳联社近年来,以谭克军同志为班长的领导班子提出:“调整经营思路、提升效益目标”的经营战略。一是推行组织资金计价管理,降低资金成本。重点调整组织资金思路和存款结构,采取组织资金策略转移,实行“稳定城区降成本,主攻集镇争份额,农村重点挖潜力”的筹资方略,城区在保稳定的同时以组织单位、散户资金为龙头,避开其他金融机构以高成本组织资金的竞争锋芒,抓住集镇、农村小额储蓄“万户工程”,加大资金组织,既确保了存款增长,又降低了资金成本。2005年,农村社存款净增13312万元,占全县存款竞争额66.44%以上。二是贷款营销与管理并重。在抓业务经营工作中,不但给每个职工分配有组织存款任务,同时人人都有信贷营销任务,并落实“贷款终身追责制”,实行“悬赏”收贷,挖潜增效,全年收回呆坏帐贷款11笔,金额70多万元。三是树立经营成本观念,推行信用社责任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提升效益水平,财务核算把成本、费用等指标逐社进行测算,做到大帐算清,小帐算精,人人头上有控制成本和增收节支指标,对应付利息额、风险资产准备率、固定资产折旧额“三大”费用实行保本点指标“锁定”,对费用额、费用率指标实行“双线”考核奖惩等措施,制定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奖惩。

洒下的是汗水,换来的是收获。谭克军对信合事业的不懈追求,创造了旬阳信合一个又一个辉煌,他先后被授予全省信合系统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第七届优秀青年企业家、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基层百名优秀领导,西部大开发财贸系统十杰等荣誉称号;并光荣当选为安康市第二届人大代表。

发展立社、质量强社、效益兴社。在成绩面前,谭克军非常清醒,面对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谭克军将以科学的发展观带领旬阳信合人投入到更加激烈的“银海潮头”。为旬阳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耿明德 包本焱 唐登林 陈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