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今夜《有梦相约》
很早以前读过一本书,名叫《不要放弃你的梦想》,书中哲思和诗情令我思考很久。直到昨晚,读了杜文娟的《有梦相约》,终于明白:当情感演绎成梦幻,当梦幻升华为情感,我们的精神境界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精彩。
进入《有梦相约》,如同进入作家的情感王国。“心灵故事”系列的《我们的洪水》、《作陪》等作品让人感知了世事苍茫和爱情的艰难;“巴山故事”系列的《巴山在地图的什么地方》、《我是山上一株菊》等作品让人探视出世俗顽劣和人性的坚韧,令人难以释怀。掩卷长思的是“西藏故事”系列,《相约拉萨》的情思绵绵,《西藏归来》的情感冲突,《我把一朵鞋花丢在了拉萨》的深度开掘,作者从心力、功力的双重运作,看到了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温馨柔美的人性光芒。
《相约拉萨》的情景设置既离奇又真实,似在情景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车上偶遇到旅店重逢,从车上受助到旅店交心,主人公得到的不仅是寂寞中的安慰、陌路上的知音,而更为重要的是生命之托——当她得知他广阅西藏读物而又不幸丧身于旅藏途中,便在归途满足了他的心愿:“从贡嘎机场起飞的时候,我把两本书带到了天上。一本是《藏地牛皮书》,另一本是《格萨尔王传》。”好一个“带到了天上”!借飞机上天而给他送书,其精巧的比喻和良苦的用心,让人不能不为主人公的情而动情,为作者的巧而称巧。
这种一波三折的情结铺陈、一石三鸟的意境设置手法,在《西藏归来》中得到了更为到位、更为精巧的运用。觉萨为拥有三十万言的情书而浪漫地失去了认识和判断,为这网恋的浪漫而献身于贫穷的龙达,并随龙达私奔到西藏去寻找爱情的天堂。当情路受阻、情绪冲突而发生情爱裂变之后,西藏归来,打开电脑,才发现所谓三十万言的情书是名为《长夜倾诉——一个男人情感独白》的长篇小说,而女主人公已由觉萨“替换”成了云笛。情梦醒来,情变神伤。所好的是,浪漫旅程带来了人生的发现,西藏归来步入了现实生活。
杜文娟以其脱俗的思维视觉和艰辛的现实方式告诉人们:与梦相约则拥有美好,约会梦幻需历练情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要心湖不枯,就会在心路跋涉中拥抱更好的美梦!
正如她在《自序》中讲述的那样:“我把热情和豪迈沉浸在步履之中,把情感和色彩投入到感应之中。在身体和心灵的飘泊中,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激烈又磅礴的心理征程。”或许正因为这样,作家才“从一种艰辛走向另一种艰辛,从一种感受跳跃到另一种感受。”就在这无尽的艰辛中,感受着冷暖,审视着美丑,收取着美梦的馨香。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创作心态,她才能广泛获取不同的素材,准确把握不同题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成为创作量、发表量、转载量与日俱增的有为作家。《有梦相约》是一种感悟——从感受世界到感受自身的觉悟。这种从客观到主观的真情体悟,既是作家需要的,也是读者需求的。
(李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