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农民办一所“贴心医院”
——记“荣民光彩医院”名誉院长史贵禄
在改革开放热潮中,塞上榆林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荣民光彩医院”名誉院长兼监事会主席史贵禄就是其中一个被百姓广为称赞的杰出代表。
史贵禄,1965年生于定边县一个贫寒农民家庭。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使他小时候便立下了“好好读书,上医学大学,当个好医生,为民解除病痛”的宏图大志。
“穷够了,穷怕了,穷急了!”1981年春,16岁的史贵禄怀揣13元钱,毅然离开了家乡,到榆林闯天下。他先以打工为生,收购贩运葵花籽;后来租来铁皮房经营小百货,五年后转行开饭店和经营五金、机电、建材等,这一干就是20多年。由于他的出色经营,积累了上千万元资金,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在事业小有成就时,他并没有忘记小时立下的为百姓解除病痛的心愿。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卫生事业虽然有了迅速发展,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面对这一状况,史贵禄决定创办一所医院。近三年来,他先后投资近400多万元,兴办了占地2000平米,设施齐全的“荣民光彩医院”。
“荣民光彩医院”开办以来,史贵禄逐步把它办成了农民的“贴心医院”。
首先,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行了“一放”(及时发放医疗就诊卡,农民群众凭卡实行医疗保健)、“二免”(免费打预防针,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体检)、“三特”(设立了“助困病房”,对100名特困户减免医药费,对100名70岁以上特龄户送药上门,对100名特病户,建档立案,享受可靠的医疗服务)。
其次,狠抓学习培训。史贵禄从自身做起,身上经常装着学习的书,有空就学。医院开业后,他更是坚持每天学习。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学了“药物学”、“急救手册”等书。在他的带动下,医务人员学习蔚然成风,大大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再次,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荣民光彩医院坚持定期下村进户巡回医诊,坚持依靠中草药预防疾病,坚持限制利润,大力控制医药费用,严格执行药价标准,以薄利多销取代暴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短短几年,全国和陕西省光彩事业奖章、陕西省第十五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诸多荣誉纷纷向史贵禄“袭来”,今年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