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24日
教育新闻
02

高考经济应该降降温

正如一则高考保健品的广告中描述的那样“高考对于社会或许只是几百万分之一的事情,但对于一个家庭却是万分重要的事情。”

随着高考一天天的临近,商家又一次瞅准机会,希望能利用“高考经济”让自己的钱袋子更鼓一些。但大多市民却表示高考经济应该降降温。

高考经济烧得旺

在西安各种挂着高考旗号的商品可谓是铺天盖地,而且在高考临近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记者在西安的各大书店、超市看到,凡是和高考有关的商品往往要比自己的实际价格高出许多。例如一套声称由以往高考命题组专家出的高考模拟题竟然被卖到近300元。而一些所谓专家举办的高考咨询会票价也在二、三百元不等。

记者在采访中,大多数的家长表示虽然都觉得不值这个价钱,但又报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害怕自己的孩子因为没有做题而错过了机会。据记者了解,现在很多学校已经放假让学生自主复习。老师也提醒学生,应该回归课本查漏补缺而不是再陷入题海战术。

张师傅给记者算过一笔账,从小孩上高三后,参考书、周末补课费、房租、保健品等额外开销一学期下来上万块钱都有了。自己和妻子都是普通的工人,这让他们有些难以承受,但没有办法,一切为了孩子高考,也只能这样了。商家正是利用家长的这种心理,乘机宣传自己的商品对于考生有利的方面,从而大肆赚取高额的利润。

高考经济烧得久

记者了解到,在高中附近宾馆的房间也因为高考火爆了不少,很多房间早已预定出去。一位家在大荔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今年在38中考试,因为害怕路上出个什么事,影响孩子的考试情绪,所以想在其附近找个宾馆。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宾馆的工作人员告诉她,早在五一前就被预定完了。

高考经济并不仅仅在考前火热,而且烧得持久,高考完后还将达到新的高潮。

而这些仅仅是高考经济的前奏曲,随着高考的结束,一些报考学校、专业的咨询会也会相继举行。随后的“谢师宴”“状元宴”也让家长和学生以及周围的朋友一筹莫展。王先生告诉记者,每年高考后朋友孩子的“状元宴”让他有些应接不暇,而一个月下来礼钱就能送出上千元。在记者采访中大多市民都表示,广大考生和家长应该理性消费,同时也应该注意节俭。 本报记者 任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