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工会充满时代气息
通过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建会,金台区做到了非公企业“有”工会,通过规范化建设达到了“像”工会,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不断发挥工会作用达到了“是”工会,实现了基层工会工作“三级跳”,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空壳工会”、工会作用不明显、维权不到位等老大难问题——
所有的信息都建有电子文档,往来信函则通过电子邮件,临别,主席王胜利给我留下的是他的QQ号,在宝鸡市金台区工会采访过后,我最深印象便是,这里处处洋溢着时代气息。连同工会工作,也是充满活力的创新。
金台区共辖3乡、2镇、7街,全区有职工2.5万人,其中非公企业职工10000多人。为了尽可能壮大工会组织,金台区工会主动上门与企业经营者、与职工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宣传、动员、培训、讲解,手把手地帮助指导。采取“一级抓着一级建,一级带着一级干”,充分调动乡镇(街)、产业、系统工会(工委)、联合工会、企业建会的积极性,调动了企业职工入会的积极性,先从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和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知名人士的民营企业人手,逐步向其他企业拓展和渗透。在建会形式上,采取建立“大楼工会”、“一条街工会”、“工地工会”、“社区工会”等组建模式,把大量分散、零星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
为了理顺工会领导体制,构筑了“区总工会——乡、镇(街)、产业、系统工会(工委)——基层工会”三级组织网络,区属各系统建立了工会工作委员会,负责所辖区域工会的组建和管理工作,所在机关成立工会(或小组);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牵头,经民主选举成立事业单位联合工会;乡镇、街道所属企业由企业办牵头成立企业联合工会;村一级建立村企业工会联合会,负责本村村办和组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工会组建和管理;在7个街道私协建立了个私协联合工会,负责所辖街道私协工会或工会小组组建。
金台区工会不仅着眼于抓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新建工会健全维权机制、建立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激发基层工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双赢”的目的。他们从26户首批规范化建设单位中确定了10户示范单位,进一步进行规范、完善、总结经验,起到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作用,为促进全区工会工作更上新水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截至2005年底,金台区已建成乡、镇、街工会工委12个,产业工会2个,系统和区级机关工会工委8个,新建企事业工会201个(涵盖法人单位445家),发展会员20153人,工会组建率和职工人会率分别达到98%和96%。工会组织规范率达到90%,劳动合同覆盖率达到91.4%,集体合同建制率达到90%,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签订率达到86%。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