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13日
社会·法制
04

中国分配制度凸现六大矛盾

按劳分配“局限多”

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根深蒂固,至今某些领域、某些企业还在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这是因为,这种分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劳动与劳动价值的逻辑关系。而按劳分配的基础是,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均实行严格的等级工资制度,工资等级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职工定级升级以及工资调整均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

市场机制“缺公平”

党的十四大以来,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及分配机制。这种分配制度的核心是效率优先,体现了市场法则。虽然制度兼顾公平,但是很多地方搞成了丛林法则的翻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的分配体制内十分流行“能者吃肉庸者喝汤”的观念。最后竟然出现能者吃肉庸者汤也喝不上的现象。

城乡差异“趋势加剧”

我国的城乡差异是巨大的。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造成的。自2002年以来,我国虽然加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建设,但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剧的趋势。我国开放至今走的是城市带动经济发展的路子,未来国家将把发展的重心转向农村。

行业之间“分道扬镳”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山东济宁市电力行业的平均工资3000多元,并且职工还经常得到企业发放的名目繁多的奖金。而济宁市职工平均工资不到2000元,有的行业很多在1000元以下。

保障系统“不系统”

我国的保障体系建设了一二十年了,现在还是系统“不系统”。更重要的是,保障系统的欠账却越来越多。“到去年年底,据估计保障系统欠账有几百亿元了,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也是一个定时炸弹!”

分配秩序“有点乱”

“我国前几年的分配秩序杂乱无章,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张研究员认为,由于经济形态、资产归属的多元化特点,加上新旧体制并存、体制缺位、体制错位、法律政策缺位、法律政策本身的规制力度不够,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力或受到干扰等的影响,我国的分配秩序可以说蔚为壮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