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时事点评
禁毒,更应关注2%
6月26日是第19个“国际禁毒日”,上海一个抽样调查显示,98%以上的市民表示坚决不碰毒品,但还有2%的市民对这个人类“致命杀手”怀有好奇心,甚至愿意试一试,品尝一下“美妙的感觉”,这不禁让人忧心。 东方网
点评:若使这2%放任自流,对社会的危害便不可低估。
靖边县公安局领导多达15人
陕西靖边县共有民警400多人,全县派出所不到5人的多达14个,警力严重短缺。然而县公安局领导职数严重超编,多达15人,除了局长、政委,另有副局长和局长助理8人,副政委2人,再加上享受同级副职待遇的纪检书记、督察长和政工科长,该局领导的办公室几乎占据了一层办公楼。 人民网
点评:此咎非在县局,而在上司!
电厂抄表工年薪十万元
有业内专家称,国有发电企业的人工成本确实大大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补贴名目繁多,数额不菲。某市一个电厂抄表工,每月工资6500元,一年发16个月的工资,外加年终奖和两份商业保险。年薪10万元,而他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天抄四次电表。 人民网
点评:占得好巢,便有好报,不服不行。
贪官的“悔恨”是真是假?
号称“安徽第一贪”的刘俊卿,在结束法庭审理作最后陈词时说出了“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话。《江淮晨报》在报道这条消息时,就用了“刘俊卿当庭流下悔恨的泪水”作大字标题,刘案涉案金额高达3500万元,此外,还有人民币1495万元,美元41万元,港币61万元不能说明来源。 据《江淮晨报》
点评:若是真“悔恨”,先应交待清“不能说明来源”钱的来龙去脉,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悔恨”的只能是东窗事发,并非别的美丽言词。
用公校资源办民校掏家长腰包
湖南蓝山县教育局把县二中初中部移到与该校一墙之隔的县卫校院内,改名为蓝山辅仁中学,对外称股份制民办学校,并以此名义向每个学生收取5000多元费用。而学校教职工仍是二中的人,工资仍由县财政发放。校名一改,三方受益,支付集资人(二中教师)分红154万元,交付二中159万元,上交县财政222万元。 人民网
点评:假公而济私,敛财以肥己,此种把戏多矣,不知为何管理者竟视而不见?
大连最低工资标准8月1日起大幅调高
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对该市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涉及的地区都提高30%以上。此次调整将使更多人群受益,直接拉动以最低工资标准或稍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劳动报酬人群的工资增长,也将间接提高工资或待遇与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联人群的收入水平。 新华网
点评:我愿“公仆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但照逃亡屋。
点评:黄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