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洛阳出土唐代经幢
笔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一件珍贵的唐代经幢日前在洛龙区被发现。6月30日,这一唐代经幢被洛阳市民俗博物馆依照有关程序征集收藏。
这件珍贵的唐代经幢是6月29日在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栖霞宫村正在改建的聂西路工地发现的,该经幢由青石雕制而成,非常沉重,有2000多公斤。它的外观呈八棱锥形,通高1.42米,上细下粗,底面对角长54厘米。经幢的下半部保存完好,上半部柱面剥蚀严重,上面的文字已模糊不清。从保存完好的下半部分看,上面的文字雕刻精致,布局规整,以楷体为主,十分俊秀。幢身上残留的文字,一部分为《陀罗尼经》经文,一部分为记事文,内容主要记载的是在唐代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等时期一些达官贵人捐献土地和物资,建设一座规模庞大的寺庙的事件,文章内容庞杂,对当时洛阳城内外众多寺庙的兴废变迁、地理方位也进行了介绍,刻制时间应在唐代中后期。
文物专家介绍,这件珍贵唐代经幢的发现,对于研究洛阳的历史和佛教史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李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