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11日
头版
01

杜绝超时加班缘何难

·何刚·

因连续数天加班赶订单,广州某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猝死;为争取较好考评绩效而长期加班,深圳某公司25岁的技术员胡新宇劳累身亡……令人心痛的是,这并非只是个别现象。

透过屡禁不止的超时加班现象,一个更大的现实挑战和背景是: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正趋于严峻。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新增劳动力供给压力空前加大,供求缺口超过140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均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站在企业的角度,既然有大量可选择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它们当然不愿提高工资待遇或多招员工。如果违法成本不高,企业往往通过强行或诱导方式,想方设法地让员工超时加班,且不发或少发加班费,尽量用一个人干原本应当两个或更多人干的活。

任由这种侵害员工权益的违法行为蔓延,显然更不利于扩大就业;而随着整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执行劳动法规也会阻力重重,超时加班现象更难以遏制。

站在劳动者的角度,越是有大量待就业者存在,就越想保住已有的工作机会,自然不敢轻易拒绝加班要求。即使是有较强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的城市白领,或出于业绩竞争考虑,或受其他员工加班影响,也常会放弃正常休息。

就是说,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员工们或被迫接受雇主恶意安排的长期超时加班,或在雇主提高报酬的承诺下,把加班加点当成家常便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工资高低和权益维护,说到底由劳动力供求关系所决定。因此,如果我们不能从整体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劳动者在超时加班、提高工资待遇等问题上的弱势地位,他们也只能继续承受或公开或隐蔽的过度劳累之苦。

当然我们也还需要动员全社会,加强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更要通过严格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让更多劳动者挺直腰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