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国水电十五局
“借船出海”拓展海外市场
本报讯 近日,在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院内,几张图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图片下面写着:“几内亚总理西迪梅视察本局参建的几内亚康康——马里巴马科公路工程。”
据了解,该局早在1981年,就开始了“走出去”的艰难历程。由单纯的劳务技术输出到合作分包,进而独立承包工程项目或与大型国际公司联合经营国际项目。到2005年6月底,累计承揽国外工程1321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94亿元。
该局海外市场的负责人刁万舟在谈到海外市场时说:“近几年,公司提出‘国内国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开创了年承揽任务超过4100万美元的历史纪录。公司在残酷的国际承包市场和劳务市场竞争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国外项目的运作事宜;做好外派职工家属和子女的思想工作,使外派人员走时放心;为国外项目的设备和物资等出口严把质量关,尤其是具有协作能力、熟练的外语交流能力、熟悉商务运作、熟悉社交礼仪及具有管理和技术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外项目管理中,时刻与国外项目保持畅通联系,及时有效地捕捉各类信息,避免盲目投入。”
由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该局选择了与其他公司联合投标,整个工程建设都由该局的秦海国际公司单独完成,先后有2000余名职工出国参加国际工程施工,先后在突尼斯、老挝和毛里求斯三个国家承建了26项工程,仅在突尼斯就承建了22项工程,并一直合作至今。
记者了解到:该局先后承建了伊拉克、突尼斯、马里、毛里求斯、老挝、几内亚等国的公路、桥梁、市政设施等工程。施工足迹遍及北非、西非、东南亚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尤其是在几内亚康康——马里公路项目施工中,其高质量的项目深受该国人民的好评,剪彩的当天,几内亚总理西迪梅亲自剪彩,给于高度评价。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场景。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熊育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