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14日
北国周末-观察·文摘
04

收入分配改革何处着手

前几天,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听取意见。这是继5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高层又一次商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问题。这是一个相当明确的信号:中央即将启动这一重要改革。

显然,这是许多人热切期待的。而眼下,更多人感兴趣的是,此次改革将从何处着手?不可否认,近年来,贫富差距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些观点认为,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迈入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行列,而贫富差距的加速扩大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

现在,舆论的矛头主要指向垄断行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官员日前表示,从2000年到2004年,收入最高的行业与收入最低的行业的平均工资差距扩大了1.6倍。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实际收入差距可能更大。

笔者不反对聚焦垄断领域,完全有理由把反垄断作为这轮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不过,若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同于反垄断,则可能把问题简单化了。

应该看到,不仅垄断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要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垄断企业以向公众转嫁成本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和维持自身的高收入,进而导致低收入者不堪重负。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某些行业主管部门不断地背离公正的方向,做着加剧行业垄断的反市场化的努力。

此外,同样是由于对行政权力缺乏必要的制约,导致相当一部分政府收入沉淀在地方甚至单位内部,没有进入公共财政体系,没有用到真正迫切而必须的民生问题上。

因此,在笔者看来,改革现有收入分配制度,关键是要坚持走真正的市场化道路,把资源配置的权力还给市场。而其中最现实的切入点,是杜绝“权力部门化”倾向。如何约束和使用行政权力,这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关键。比如,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政府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供就业岗位,并采取确定最低工资、发布工资增长指导线、反就业歧视等措施。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进而步入改革的深水区。 (高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