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消费者维权成本高
本报讯 以前,消费者没有维权意识,丧失了不少维权机会。如今,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了,却因维权成本过高,不得不放弃维权。
7月13日晚上,吴先生和几个朋友吃饭时,要了瓶500ml的百年泸州老窖。服务员拿来酒后,吴先生发现酒的口感不对。随后,他们叫来了负责人,那位负责人观察后也怀疑此酒可能是假的,并叫来了供应此酒的负责人。对方承认此酒为他们供应,却否认其为假酒。无奈之下,酒店方与供应商将那瓶百年泸州老窖封存,等待进一步确认。
此后,吴先生开始了他的“打假”之路。他先花198元购买了一瓶百年泸州老窖,与这瓶“假酒”对比,发现了数处不同。吴先生电话咨询西安市酒类产品质检站,得到的答复是要带四瓶同样的假酒“百年泸州老窖”鉴定,并交纳500元的鉴定费用。听到此话,吴先生很郁闷,这酒一瓶200元左右,四瓶就是800元,如果要四瓶真酒还好办一些,可是要四瓶同样的假酒,这叫他如何去找呢?
7月17日下午,吴先生来到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碑林分局。工作人员告诉他,第二天早上为其所谓的“假酒”做鉴定。他们只能鉴别此酒是否合格,但不能鉴别它的真假。工作人员补充说,至于真假,那只能由厂方来鉴别。7月18日,经过相关部门鉴定,吴先生怀疑的“假酒”并没有质量问题。
西安市消协投诉部马主任说,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问题,他们先委托消费者本人去相关单位做质量鉴定,相关部门给出鉴定证明后,如果产品质量确实有问题,消协会协调有关部门赔偿消费者损失,并督促对方承担鉴定费。产品质量的鉴定需要专业仪器,成本确实较高。马主任举例说,鉴定一双鞋需要20余元,一部手机需要200余元,一台空调需要7000-8000元。
相关人士指出,不少消费者类似于吴先生,对产品的质量认识不是很准确,如果花了千余元的鉴定费,最后的鉴定结果是质量没问题,也只能眼睁睁地白出额外的鉴定费。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刘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