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27日
企业新闻
02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自主创新凸显实力

——一航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创新记事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航空产品研制开发项目获中国一航以上科技进步奖共14项,某重点型号项目获中国一航科技进步一等奖,工艺创新项目达30项。其中有1项获中国一航科技进步三等奖,有授权专利7项,国防专利7项。民品空调压缩机实施创新项目99个,共研制、开发近30种新工质压缩机,“庆安牌”空调压缩机在高效节能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在于该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鼓励人才自主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喜的经济效益。

狠抓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庆安集团有限公司早在“十五”之初就制订了人才规划和“512”人才培养目标,通过5~10年的努力,实现人才工作“三个一的目标”,即营造一个环境,建立一套机制,造就一个团队,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庆安核心人才工程”即114人才工程:培养10名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10名具有行业前沿水平的核心科技人才,40名“能工巧匠”级的核心技能人才,造就一个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科技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为主体,以核心人才为骨干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庆安公司还同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在上述高校共设立了150万元的“庆安奖学金”,在科研攻关、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让等方面进行合作;与部分院校联办工程硕士班,选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目前公司委托高校在职培养攻读硕士学位96人,部分毕业生已成为科研创新的领军人物和后备力量。

公司采取内外结合,多途径培训科技人才的方法,根据科研生产需要,结合重点型号研制、技术改造、转包生产实际,积极推选优秀中青年骨干科技人才申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争取公派出国留学。2001年至2005年以陆续选派人赴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深造。同时根据设备引进、科研开发需要选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及瑞士等国进修,考察、学习了解发达国家科技创造条件;积极选派科技人员参加航空系统及有关高校举办的高研班。与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共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壮大公司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队伍。目前公司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司、基层两级培训体系,同时每年分层次制定培训计划,为科技人员创造培训机会。2005年公司科研经费支出总额为1.2亿多元,科研经费支出占到企业全年销售收入6%以上。

鼓励科研人员自主创新。庆安公司还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努力在集团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舆论环境,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不断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从办公条件、试验条件、工作环境等硬件设施方面进行改进,积极创造一个宽松、舒畅的工作环境,并积极为研发人员拓展工作舞台,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晋升中,加大研发人员的比例,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为改善研发人员的生活条件,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公司对研发人员实行奖励住房制度,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自主创新工作上,尤其是在空调压缩机研发方面,公司实行鼓励科研人员创新的薪酬制度。为鼓励压缩机科研人员开发新产品,公司在分配制度上给予了比较大的倾斜:2001~2003年对压缩机研发人员实行双薪制;2004年,在技术鉴定阶段前实行项目开发奖,技术鉴定完成后按净利润的8~10%计提收入。2005年,实行了“基本工资+岗位津贴+技术创新项目”奖励方案,在提高科研人员岗位津贴的基础上,设计、工艺技术人员依据工作内容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工作业绩等设置四个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岗位津贴;技术创新项目奖励按每年完成新产品、新工艺项目数量,同时依据项目技术难度、项目的意义、经济效益、投入成本和实施周期、市场风险性、生产工艺性等方面评定,奖励可突破10万元,最高达20万元。通过建立技术职务系列,给予研发人员与行政职务系列对等的工资待遇,为研发人才的发展开辟了上升通道;对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关

键岗位的关键人员,实行“双关键”津贴制度;对核心骨干人员给予“金镯子”工程奖励,为增强创新型人才的荣誉感、成就感,公司召开首届人才工作会议,评选出17名庆安杰出人才并给予表彰奖励,组织境外旅游健康疗养;公司还设立了新品研发奖励基金,对从事新品研发人员进行奖励。公司“十一五”期间还将按照国家科学院颁发的《关于“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提出建设“新型运动操纵控制系统研究开发实验室”和“未来制冷研究中心”的规划,为未来五年技术自主创新打造新的平台。

刘宇光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