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诗性田园 人性悲歌
伟大的小说家纳博科夫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一个作家:他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当下中国作家的创作,可以说,合格的寥寥无几。然而,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都伤痕累累,好的小说家不应该对这种伤痛视而不见。
小说当然需要好故事,就像苹果需要甜味一样,但在小说中,好故事并不是一味地猎奇。一个好的故事,带着一种人类的普遍性,它的意外,带着一种必然。盛慧的新作《白茫》就给我讲述了一个好故事。故事发生地白茫圩,它充满着诗性的田园气息。在作家的从容闲淡的笔调里,一幅恬静、优美的江南风俗画卷徐徐展开。原本平常的一切,在作家的漫不经心的叙述里,竟然有一种神秘、诡异、恐慌的气息,这种气息,吸引着我急切地进入小说的腹部。作家关注的是中国转型时候一群小人物内心的挣扎,这样的人物,在以往的小说中,很少被关注过。女主人公余美凤因为虚荣,试图改变她的丈夫李国良,教他变,李国良在两次被骗之后,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成了诈骗犯,这时,余美凤开始后悔了,她陷入了深深的恐慌。她的两次装疯,别有意味,一次是为了抵挡流言蜚语,一次是为了给李国良减刑,但最后,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打击,摧毁了她,她真的疯了,这是精神的彻底死亡,它比肉体的死亡更加残忍。如果细究悲剧的根源,我想,仍然是两性的关系所决定。在白茫圩,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也注定会是“殉葬品”。诗性的田园与人性的悲歌,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张力。
好的小说需要好的读者,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里,很多人的阅读与心灵无关,仅仅是满足皮肤的需要,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与作家一起对我们的时代作严肃、深入的反思,这或许是盛慧的悲哀,也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李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