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团圆年
〔淮北〕 李夫建
结婚后,我和妻子在小镇上安了家,父母依然住在离小镇五公里外的乡下。我和妻子都上班,平时很少回家,就是春节,在家过的时间也不长。一般只是年三十的上午回去,中午在家吃了团圆饭,下午,妻子帮娘包饺子,一家人早早地吃了除夕饭。妻子和儿子留在家里,我一个人返回镇上的家,第二天,我再回来给叔叔大爷们拜年。
在家过的时间很短,每次回家,父母都显得很高兴。只是如此折腾了几年,妻子和儿子都老大不乐意了。妻子暗地里说家里的条件跟不上,不方便。儿子闹得更凶,儿子平时回家少,与老家的小朋友生疏,玩不到一块,再加上家里没装有线电视,看不到他喜欢的动画片。两天没过,就猴儿急了,缠着爷爷奶奶要回镇上的家。我呢?天寒地冻的,来来回回几趟跑得身心俱疲。
想归想,不回家过年还是不现实的。二十九的晚上,我们还是做好了回家过年的准备。谁知晚上,下起了大雪,纷纷扬扬,一直下到年三十的上午还是没有停的意思。一想到五公里的土路,我就怯了,妻子也为这事愁眉紧锁。拖到十一点多钟,我和妻子还是没有拿定主意。思来想去,我终于拿起了电话给娘拨了出去。娘一听是我的声音,劈头就问:“你怎么还不回来,饭都快做好了。”听了娘的话,我心里一震,但还是按我想好的话说:“娘呀!你们吃吧,我没法回去了,晓雯感冒了。”娘听说妻子生了病,关切地问,重不重?我说:“没大事,打了一针,现在好多了……”我放下电话,妻子已经进了厨房,忙起了午饭。
正吃饭,有人敲门。我打开门的一刹那,立刻惊呆了:我那六七十岁的父母每人挎着一个篮子站立在门外,身上披着白雪,脚上的鞋早已湿透。父亲边往屋里进边说:“晓雯病了,也不早吱一声……要不我和你娘早来了,这年饭,不团圆哪成……”此刻,我早就准备好的谎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