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12日
区县新闻
02

你贴车名片给谁看?

——渭南市职能部门自制车牌上路问题调查

在渭南市区,“交通稽查”、“环卫xx号”、“煤炭稽查”、“环保监察”、“综合执法”这样自制的牌子遮在车子的脸上或者是“屁股”上,就这样不穿裤子,只着一个遮羞布就上街了?

这是主动接受市民群众的监督呢?还是在向大家表明自己特别的身份?而又是谁在纵容他们这么大胆地畅行在渭南市区呢?

记者9月4日到渭南市交通警察支队核实情况。刘凤元支队长说:“他们以前也管过,但是管了以后效果不是很明显,仍然有很多职能部门的自制车牌在替代着正式车牌照。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交警一家就能管得了的,扣车会导致这些职能部门的领导直接找到交警部门说情要车。所以管理起来很难,但这是交警部门的责任。”记者问:“这些自制车牌的车辆违章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甚至逃逸怎么办?”刘队长说:“这当然是交警部门来处理了,我们一线的交警都知道,不挂牌子的车辆就那么多,都熟悉的很,一般这些车辆都在市区里转,速度不会很快,那些人都会驾驶车辆。我们处理这样的交通事故很少。”

“拿这些车辆真的没有办法了么?就没有一个好的综合治理办法来管这些车子吗?”

“治理起来比较难,这些职能部门的领导认识就不足,基层的工作需要购车,但是很多单位领导本来就不愿意给基层的公务车挂牌照,怕公务之外私用,限制他们跑的范围,使这些车辆只能在市区跑。另外,主要是经费紧张,这些职能部门不挂牌照就是为了省钱,养路费、购车附加税还有保险等加起来一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根子上说,还是没有钱,才出现了这些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子的现象。”

一位“微面”车主给记者算了一笔小账。一台车购买下来除去车款,挂牌照需要180元,缴纳购车附加税为车款的10%,还有保险费每年1190元,每个月的养路费是280元。

对于刘队长的看法,市民却有不同的观点。家住渭南三贤路的王先生说,这些都是国家的行政部门,能没有钱吗?这些人都是国家公务员应该比平头老百姓更懂法,这些部门领导的法制意识哪去了,普通群众买个车都知道挂牌上路他们为啥就要搞特殊呢?

果真是那些车辆经费紧张才挂个自制车牌吗?记者发现悬挂“交通稽查”的车子最多,这些车是不需要缴纳养路费的。渭南交通征稽处处长否认那些车全是他们单位的,并称他们单位的车辆全部都有牌照。征稽处院内停放的一辆“交通稽查”车司机说,车有牌照,没有挂是因为挂“交通稽查”工作方便,别人看了都知道是交通征稽部门的。

那么,无牌车辆不挂牌照便不用缴纳购车附加税,税务部门是不是也有义务进行稽查呢?渭南市国税局办公室主任说,国税局是今年年初刚刚正式接手附加税征收工作,稽查工作没有开展,因为税务部门没有权力上路检查,这些还需要交警部门配合才行。

难道这些都能成为他们违反《交安法》的理由吗?渭南市交通警察支队副政委王相杰告诉记者,他们从9月开始正在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交通秩序整顿,把无牌无照车作为重点整顿对象。如果在整顿中发现这些悬挂自制车牌的车辆,一律视为无牌车辆处理。

本报记者 张满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