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21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新闻 科技进步促降耗 尘肺病研究所成立 精细管理年增效500万 出路在改革 希望在市场 图片新闻 知识铺就西部煤炭第一路 郭三儿 一路走好 广告

当前版:第A2版:企业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新闻
02

出路在改革 希望在市场

——西安海纳集团公司改制成功侧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西安海纳(集团)公司的改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他们以创新的精神,牢牢抓住产权改革这个核心。

1998年6月,由西安市政府有关部门主持,对西安市运输总公司进行了“零资产”转让。由企业职工自愿出资700多万元,以背负企业8789万元债务、合理安置3114名职工为代价,取得了144.6亩土地使用权和现存资产的所有权,成功地将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改制当年,企业就一举扭亏为盈。

经过两年多的运作,股份合作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弊病日益凸显出来:一是国家尚未立法,社会认可度低,融资渠道狭窄;二是企业内部职工出资入股的全员性和均衡性要求,使企业“大锅饭”的利益格局和分配格局未得到彻底根治;三是股权分散,股额偏小,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弱化了资本在经营决策中的权能,不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做出迅速正确的决策。股份合作制的自身缺陷和具体操作中的诸多困扰,已经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企业上下取得共识的基础上,企业确立了由股份合作制进一步改制为公司制的目标,但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难题出现在面前。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这对于有1200多名股东的海纳公司来说,是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董事长孙鲁秦创造性地提出了出资人代理制度的理论。他们将出资人的权利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自益权是为利,共益权是尽责。股东中出资较少的为普通出资人,只享有自益权;出资较多的为代理股权的出资人,既享有自益权,又享有共益权。出资人代理制度的实质就是普通出资人以契约的形式自愿将股权委托给代理股权的出资人。实践证明,这种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股权整合问题,为海纳公司的改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0年6月,在法律没规定、政策不配套、实践无先例的情况下,经市经委、市体改委、市交通局、市工商局等单位大力支持,在不停产、不清盘、无震荡的情况下,将西安市运输总公司由股份合作制企业整体转制为西安海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转制后的公司承担了原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所有债务、债权以及对全部职工安置的承诺;对原企业的资产依法评估,将其净资产增值部分,以股东出资额的多少,以实物股形式量化给全体股东;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重新选聘了“三会一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了制衡机制。这次改制使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进一步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解放了企业的生产力。

2001年7月,企业进一步组建为海纳(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拥有7个分公司和7个子公司,已经成为西安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以汽车服务为中心、为现代公路交通运输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龙头企业。截至目前,企业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分别从改制时的5000万元和“零”,增至2亿元和6000万元。

陕西省委副书记董雷等领导视察该公司工作后指出:“你们做得非常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有企业出路在哪里?希望在哪里?你们的丰富实践告诉人们:出路在改革,希望在市场。”

(闻新民 董静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