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粮食上了房
“收获的玉米棒子挂在树上、木架上、房顶上,这是为什么?日晒风吹雨淋不怕粮食发霉?没有粮食仓库?”在西线104省道两侧,望着车窗外农户晾晒玉米的情景,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瑞塔提出一个个疑问。
“这也正是陕西的一大特色。人多地少,农户的院落房屋面积有限,便利用院中的树干、屋顶晾晒保存粮食,省时、省力、省地方。地处中国西北部的陕西,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少雨,玉米挂在露天不怕霉变。小农经济,分散耕种经营是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特点,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的优势,所以,粮食都是每家每户,分散收获保管经营的。”我解释说。瑞塔说:“在德国,农场主耕种成片的土地,全部机械化,收获后就卖掉运走,虽有仓库,但通常不长时间保管粮食”。
我告诉瑞塔,陕西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关中人勤劳,耕种庄稼讲究精细管理早有记载。瑞塔表示不能认同。“你说人多地少粮食上树上房的好处我承认有合理的一面。但你说这里人耕种精细我不同意。粮食随意在公路两旁晒晾,玉米杆在田间焚烧,弄得黑烟滚滚污染环境,这是精细管理的表现吗?”
好厉害的瑞塔。这位女警官入木三分的反驳令我汗颜。 (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