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奏响时代强音
(上接一版)陕投集团联合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正大煤化有限公司成立了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8310万元专门承担DMTO项目的建设和试验工作。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使这项具有挑战意义的重大科研项目从谈判到立项到全面启动,仅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领导决策的高屋建瓴,实施单位的快速应对,终于把属于世界煤化工前沿的这一科研项目“抢”到了陕西。
要在一年多时间,把这个处于世界煤化工前沿的高科技项目试验装置建成,难度可想而知。负责工程投资建设的新兴公司,明确提出了要用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材料,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水平,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该项目启动时,适逢全国化工行业投资热潮,设备制造厂家任务饱满,有关试验所需的设备定货困难。他们不畏艰难,考察关键设备制造厂家,不断派人洽谈督促,他们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动了设备制造商,使几台关键设备及时送到现场。他们在工程设计进度严重滞后、施工现场连续出现长时间阴雨、单机试车及烘炉面临严寒天气等不利情况下,在科研、设计人员配合下,经过广大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斗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争分夺秒,昼夜奋战,该工程于2005年12月份顺利竣工。从项目启动到工程竣工,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保证了工程在时间表的框架内如期完成,被陕西省石油化建工程质量监督站评为优良工程。
主体工程的完工,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打通流程、稳定运行,达到较好的烯烃收率水平,才是试验的目标。在没有同类项目建设、试验运行先例可供借鉴参考的情况下,试车又面临三九严寒天气,大家放弃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在试验运行的日日夜夜里,只能实行“两班倒”,操作人员在主控室里面对操作屏幕,一坐就是12个小时,有的小腿都肿胀了,也没有时间活动活动……
2006年2月20日开始投料试车。15时18分,反应器正式开始进料,至21时16分,安全打通全部试验流程,实现了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的目标。
2006年4月21日,开始条件试验,共平稳运行614小时。
2006年6月9日至22日进入考核运行阶段。
2006年6月17日至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六人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考核。经过72小时的标定,专家组认为:该工业化试验装置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装置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技术指标先进,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万吨级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工业化试验装置,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袁纯清代省长对DMTO工业试验的成功给予高度评价,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时指出:“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DMTO工业试验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科技界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一次重要实践,标志着该项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时代即将来临,使我国在这一重大科技创新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实施煤化工科技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试验过程中,合作各方同心同德,精诚协作,表现出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为国争光的良好风范,创造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产学研联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目前,由正大能源化工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省投资集团和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公司合作进行的年加工甲醇300万吨及其转化烯烃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