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27日
百味·国际
04

文章的尴尬

[安康] 刘恒吉

退休以后,余热未尽,想利用这更多的闲暇时间,写回忆录,把生平的感受记录下来,以此寄托情怀。

十多年来辛勤的书田耕耘,填补了前半生荒废了的时光,心旷神怡,悠然自乐,感到无比欣慰。虽然写了两千余首诗词,但原本不想做诗人,出了书也无意于当作家,发表了一些杂感论文,只是想让社会检验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谁知这无意之举却得到了多方面的错爱,惹出了许多麻烦来,三天两头收到一些文化社团、编撰公司的约稿函,参加高层知名人士座谈会、颁奖大会的邀请书,出国采风邀请书,并有许多桂冠赠送,如“当代优秀诗人”呀,“国学院士”呀,邀请入编《当代人才库》、《中华名人大典》等等,还有制作精美的奖杯、证书等不一而足,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但都得自己掏腰包,各种活动都要数百乃至数千元的自费补垫,把“邀请”二字弄得一文不值。倒了胃口,什么邀请函都不想再看了。

我在《中华老人诗文书画选》发表了一篇题为《教师缘》的文章,真人真事记实,我的老师仍然健在。我写这篇回忆录的目的,一是想以此寄托师生之情,二是想让当今青年知道上个世纪特定的年代里血性方刚的知识分子的坎坷经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想告诉青年教师要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必须有渊博的知识作底垫,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才能称得上“为人师表”。这篇文章被采用后没有收什么评审费和工本制作费就评了奖,发了证书,虽然没有奖金,以书代奖,我仍感到十分满意。两年来又有多家学术单位抬爱,热情地邀请我再次参加评选活动。他们已对这篇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远意义作了高度评价。我心理上得到安慰的是,一篇千字小作竟有许多人阅读了,有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使我费解的是既然是那么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为什么还要我出钱买奖杯,自我奖励呢?

现在是商品社会,什么都要买,什么都能买,真是有钱能买鬼推磨。官帽可买,按级论价,这是风险很大的买卖,但仍有人做。文凭可买,一街两行,举目可见,墙上、树上、电线杆子上凡有空白的地方都涂满了办证电话号码,只要出钱,博士后的文凭也不难买到。文章可买,为人做文章的枪手公开坐堂,利用高科技兜售各种学术论文。买文章者也不为耻,安徽某大学一次就有12个讲师在晋升副教授时其学术论文全是从电脑里买来的。当记者问及时,还不以为然地回答:“是买的呀!大家不都买吗,这算得了什么呢?”捧场也能买,他为你鼓噪,你为他掏钱。奖杯、获奖证书都要买,因为要收制作工本费,听起来,理由相当充分,岂知除了价格为数百元的制作工本费,那奖杯的价值就等于零了。文章评选要交评审费,花300元钱买个特等奖,自我标榜,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脑力劳动的价值却等于300元.这岂不有辱斯文,尴尬极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