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四川蒲江再次发现巨型战国船棺
这是在蒲江船棺中发现的铜斤
12月27日,四川省蒲江县再次发现战国船棺,这已是当地近期发现的第三座船棺葬。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两座船棺进行考古发掘,并出土了珍贵的“巴蜀图语”印章等陪葬文物。
记者在蒲江县鹤山镇飞龙村的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新发现的船棺位于之前的两座船棺葬之间,考古人员正在小心地清理船棺上的泥土。
蒲江县文管所考古专家龙腾介绍,考古人员在对现场进行勘探时发现了2号船棺,随即展开抢救性发掘。“长近7米、直径达1.4米的船棺安放在8米多长的墓穴中。”龙腾说,“这座船棺是用巨大的桢楠树直接剖开制成的,但由于埋葬土层较浅,加之埋葬时间长达2000多年,棺盖中间较薄的部分已塌陷,内有何种陪葬品目前还不知道。
考古专家27日在清理此前发现的第二座船棺葬时,也有了新的发现。在这座有明显盗痕的墓葬内,一枚青铜质地“巴蜀图语”印章的出土令专家们兴奋不已。龙腾说,这枚正方形印章边长只有约1厘米,正面是目前尚不能解读的文字或图案,背部呈圆形凸起。
此前,考古工作者在四川、重庆等地已发现了一些“巴蜀图语”印章,但神秘的“巴蜀图语”到底是巴蜀人的文字、图画、族徽还是某种宗教符号,目前仍是一个谜。
长期研究“巴蜀图语”的《蒲江县地方志》执行主编杨晓杰称,“巴蜀图语”印章只有在王、侯、将军等地位较高的人的墓葬中才有出土,这次出土的印章表明这些船棺主人身份的高贵。
此外,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饰有精美花纹的铜斤、铸有三条蟠龙的铜壶盖以及陶豆、环底釜等文物。
12月3日,一具长达7米的战国船棺在飞龙村工地被发现,考古专家在抢救性发掘中共发现铜器、漆器、木器等上百件珍贵文物。10日,考古专家又发现了第二座船棺。 (苑坚 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