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16日
企业新闻
02

打造再就业“绿色通道”

——陕西省“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纪实

我的“全福庄”

在铜川市大大小小的超市里,都会有一个普通的摊位——“全福庄”牌烤鸡蛋销售专柜。专柜看似普通,每天慕名前来的客人却络绎不绝。客人前来购买,除因烤鸡蛋口味地道,营养丰富,价廉物美外,更因“全福庄”牌烤鸡蛋的主人袁全国不同凡响,他是铜川市再就业明星、2006年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获得者。

袁全国原是铜川市纸袋厂职工。1998年夫妻双双下岗失业后,女儿患上了重病,令他们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2005年8月,“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帮助袁全国找到了烤鸡蛋的项目,创办了食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短短一年时间,袁全国的企业取得了可观的收入,为30名下岗职工创造了就业岗位,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他说,我作为一个下岗失业人员,能有今天这样的飞跃,得益于省里为下岗职工开展的“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

袁全国是陕西3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中的一员。“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使袁全国和5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成功重返职业舞台。

全省机关总动员

为了激发全省各地市县区的热情,2005年10月全省“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动员大会和启动仪式在宝鸡隆重举行。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做出了重要批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等三名省级领导带头与下岗职工结成帮扶对子。

随后,宝鸡、咸阳、商洛、汉中和延安等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在全市公职人员中开展“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的通知,成立了“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担任组长,建立联席会议,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范围。西安、铜川、安康、渭南、榆林等市的领导深入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交朋友,送政策,解难题,积极推动“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

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干部行动起来了。从省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到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所,5600名干部积极参加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把“零就业”家庭的失业人员作为帮扶的重点,充分发挥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的优势,为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和创业服务。

交友帮扶,犹如一股热浪,滚动在三秦大地。

干部与下岗者牵手

陕西“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主要特点就是结对子。结对子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干部和下岗失业人员结对子。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创业难,干部积极为帮扶对子找场地,寻项目,作指导,树信心,解难题。全省有10200多名党员干部与下岗失业人员或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参与结对子的省级领导3人,厅(局)级领导126人,处级以下干部1万多人。

二是领导和帮扶的企业结对子。企业是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阵地,帮扶企业解决难题,就能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市领导每人帮扶一个企业,着重帮助解决贷款、流动资金、用地以及热力供应等难题。

三是职能部门和帮扶的企业结对子。宝鸡实行一个部门联系帮扶一个企业办法,全市有64个部门和12个县区与110户企业建立了交友帮扶对子。咸阳市结合开展“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活动,采取74个市级部门联系帮扶74户企业的形式,使3500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交友帮扶实现了创业和就业。

让下岗职工安心创业

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瓶颈是小额贷款担保难。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场地、项目到位后,苦于无法提供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使创业的梦想一次次破灭。

陕西“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瞄准小额贷款担保难的创业瓶颈,要求机关干部对有创业愿望、具备创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对一”的小额贷款信用担保。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省劳动保障厅主要领导、宝鸡市的主要领导与宝鸡市下岗职工签订了个人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协议,揭开了全省干部“一对一”小额贷款信用担保的大幕。咸阳、宝鸡、安康、渭南、铜川等市的市委书记、市长等市级领导及各县区领导带头与下岗失业人员结成对子提供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全省各市的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倡导,结交自己的帮扶对子,提供小额贷款信用担保。

据统计,通过一系列“人心工程”,到2006年底,全省共帮扶“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3860户、6700余人,累计为1.36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发放贷款金额1.6亿元。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