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时间
□文/文川
八十年代初,刚上小学,常听喇叭里唱“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翻开课本,经常朗诵“奔向二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那会儿,遥想未来真是星空般梦幻。后来,二000年到了,却在父病中勿勿挨过。再后后,母亲离开了我们。而今,自己生命的藤条也已攀到了青春的末稍,日上中天,不复昔日灿烂。
感时伤怀间,怨起时光仓促,常常这未干那还未做呢,它就一大把一大把地从指缝溜了,每每攥之不及。如果间或忍不住挥霍晃荡几圈,就更听见它滔滔而去的水声,只剩了凭添鱼纹的恨眼……
《三国演义》里,张飞自诩天地皆不怕;待孔明于其手心蘸一“病”,他就即刻间喟然倒退。其实,豪杰畏病,往往是担心它侵占了自己的创业时间。倘若因此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那就更是英雄挥泪的悲剧。
有时候,我们强烈地渴念时间。“再给一点点吧”,是口头禅。比如上班将迟到时,紧张的复习考试时,昼夜赶制新产品时……大多的时候,时间却似乎空气般无声无息地凝着,随我们任意呼吸吐纳,——这也正是它的可惧处。如诗人所说:像眼镜蛇,宁静而凶险。多少世事就在貌似平静的氛围里悄悄地沧海桑田着呢?新崭崭的机器,才运行几年,竟惨遭淘汰;因为或许在我们不经意间,更先进的涌现,终止了上一代的技术寿命。“树欲静,而风不止”。高科技的WTO世界,竞争之风愈刮愈猛烈,谈何息止;企业之树也就永远无法静享太平。松松散散的时间观念,只能是早早自催萧条吧。
虽然,一张一弛是人的养生之道。但即便悠然如闲云看山,生命也是一刻不息地搭乘着时间的列车呼啸而去的。人老了宛若一茬秋麦。怕只怕,上苍之镰从我的田园收获的粮食少,而空瘪瘪的枯草太多……
麦与草,隔了多远的路呢?谁载着生命一寸一寸蜿蜒蜕变过去的呢?
“山开花似锦,涧水湛如蓝。”新的一春倏忽间来了,让我们静下心,听听那“嘀嗒嘀嗒”的时钟吧。
《赏古诗填祝词》答案:祝本报读者新春快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