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02日

陕西工人报北方周末-观察 把民生问题纳入政绩考核好 “硬道理”要服从大道理 官员热衷于“傍大款”后果严重 上学时间推迟“推”出了什么 时事点评 西安临潼“地下警察”揭秘

当前版:第A4版:北方周末-观察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方周末-观察
04

把民生问题纳入政绩考核好

2月27日《瞭望》周刊发表的《以百姓收入论政绩》一文指出,近闻有些地方考核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时,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纳入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将高分值集中在民生上,体现了以入为本的价值观念,凸显了又好又快发展新思路中“造福民生”的真谛,彰显着发展理念开始切实从GDP本位向“民生本位”转型,真正抓住了执政为民这一“总开关”。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解决好了民生问题,作为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党才算够格,作为一个人民政府才算够格。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是要具有政绩观,否则庸庸碌碌一任是对不起人民的,也是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但是,要政绩必须树立一切为人民的政绩观,不能为了面子做秀劳民伤财,更不能为升迁而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必须服务民生,凡背离民生的政绩都是不能要也不该搞的。新华社归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教育收费、司法公正、安全生产、收入分配、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污染等12道民生“考题”是今年需要破解的,另类解读就是这些方面是过去做得不好不够好的方面,或是人民群众意见较大的方面。

现在亟须强化干部考核,特别是要强化干部民生政绩方面的考核。过去有些干部热衷于上大工程、大项目热衷于轰动效应,除了干部本身无良外,主要还在于干部考核上的助推作用,如果考核上没有面子上的“嗜好”,我想大多数干部们也没有逐臭的“嗜好”。所以,修正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入民生考核指标,是当务之急。要让干部真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有这方面的制度设计,否则“以人为本”“让群众满意”就可能永远是一句落实不了的口号。把民生问题纳入政绩考核好,我们期待今年能够破解或缓解民生难题,多给民众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遐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