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热衷于“傍大款”后果严重
警惕干部队伍中的“傍大款”现象,已是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重中之重。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近日在全省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有的干部喜欢与“大款”尤其是自己支持下富起来的“大款”朋友比收入、比奢华,从而产生当官吃亏的心理,看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心理就不平衡,看到个别人钻政策空子“暴富”了就眼馋手痒。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官员尤其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喜欢“傍大款”,这是当前官员队伍中业已存在的一种现象。一些官员与“大款”打得火热,称兄道弟,结成某种利益上的“生死同盟”。当然,倘若他们之间仅仅只是一种友情上的关系,无可非议。可事实上,官员与“大款”一旦达成了某种“默契”,往往就是权力被滥用、乱用和它用,也就是官员腐败的开始。
其实,对官员与“大款”的微妙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官员看中的是“大款”的钱,而“大款”利用的是官员手中的权力资源,两者往往臭味相投、狼狈为奸,钱权交易就在这种貌似温馨的“友情”中实现了各自所需。
官员热衷于“傍大款”,不但会导致权力的滥用,更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自己的人格。曾有报载,四川简阳市原市长王善武与“大款”打得火热。一次,某“款爷”酒醉之后与人打赌说“简阳谁最大,王善武。可他就是我的一条狗,我喊他什么时候来他就什么时候来”,说完“款爷”拨了个电话,果然王善武就急急忙忙地赶来了。
官员热衷于“傍大款”,千方百计与“大款”朋友套近乎,每天穿梭于灯红酒绿之中,必疏远于群众,淡薄于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耀武扬威,为所欲为,不但远离了群众监督,极易滋生各种非份之念和不良行为,且容易沉积官僚衙门习气,从而背离执政为民理念,成为群众眼中的“孤家寡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深刻指出,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那么,针对官员队伍中的这种“傍大款”现象,就必须从作风建设的高度加以重视和注意,防止其思想裂变和腐化变质。
(陆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