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四隐患困扰陕西煤矿安全
本报讯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我省114处基本建设矿井中,存在安全隐患和问题的达74处,占65%。
矿井建设手续不全,安全设施设计尚未通过审查,就开工建设;有的矿井未经竣工验收,就组织生产。新建、改扩建煤矿不能完全做到“三同时”,这是我省面临的煤矿安全生产五大严峻形势之一。其它不利因素还表现在:
一是自然灾害严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脆弱。铜川焦坪矿区煤、油、气共存且自燃发火严重,全国少有;韩城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现象频繁发生,煤层透气性差,瓦斯抽放十分困难;蒲白、澄合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属典型的“三软”煤层、复合顶板;澄合、韩城还受奥灰水威胁;陕北煤田水资源短缺,煤水矛盾突出,自燃发火现象严重,随着矿井开采逐渐进入深部,自然灾害的矛盾更显突出。陕北榆神矿区、咸阳市彬长矿区、黄陵矿区的煤层自燃发火现象严重。榆神矿区和彬长矿区属侏罗纪自燃或易自燃煤层,因采掘深度的增加和地质条件的限制,煤矿预防煤层自燃综合防灭火措施不到位,导致火灾事故逐年上升,榆林市2006年就连续发生5起火灾事故,煤层自燃发火现象已成为榆神、彬长矿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安全隐患。
二是一些煤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的煤矿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井下条件限制,采用多工作面组织生产,增加井下采掘人员,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有的乡镇煤矿图实不符、超层越界开采;有的煤矿通风管理混乱,风机时开时停,井下串联通风或无风、微风作业;有的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就盲目生产,有的特殊工种配备不足甚至无证上岗。
三是顶板、瓦斯事故居高不下,特别重大事故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陕北小煤矿的大面积悬顶问题严重。榆神矿区由于采用房柱式、刀柱式采煤方法,大部分煤矿的采空区没有垮落,悬顶面积小的有几万平方米,大的达到几十万平方米,2001年至2006年相继发生了36起垮落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事故。事故的原因是:有的矿井为提高资源回收率,暗中回收煤柱;有的矿井为争夺边界资源,越界开采;采煤方法陕北小煤矿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顶板活动的规律没有掌握,矿区地质资料不详等。
去年发生顶板事故52起,死亡65人,分别占总事故的51.5%和42.7%;而瓦斯事故仅发生3起,就死亡35人,事故起数仅占2.9%,而死亡人数高达23%。可见杜绝煤矿重大事故,关键在瓦斯治理上。
四是资源整合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少数矿井对资源整合不积极,等待观望;另一方面,小煤矿整合后,生产系统趋于复杂,如企业现场管理跟不上,更容易出现重大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