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国企市场化用工亟待规范
随着改革的快速推进和日益深化,我省国有企业内部的用工机制近年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从市场上招聘的短期合同工正在成为企业一些工作岗位上的主力。
陕鼓集团劳资人事处副处长杨冠军介绍说,短期合同工这一称谓是相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在册职工而言的。由于不少国有企业近年来生产经营任务呈上升趋势,于是一些岗位用工需求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从社会上选择劳动力,弥补岗位缺口,这种灵活用工的方式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陕鼓集团这几年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从事企业的保洁和绿化,于是短期合同工多了起来,刚来的先签3个月劳动合同,每月工资为临潼区的最低工资标准——460元,每季度进行考核。表现好的续签合同,其劳动合同期限可增至1年。自2005年开始,陕鼓集团为企业的短期合同工办理了工伤保险,今年元月份陕鼓集团又为企业的短期合同工缴纳了养老保险。凡在陕鼓工作一年以上的短期合同工,都可以和企业的在册职工一样享受降温费和过节福利品。2006年陕鼓工会还吸纳企业短期合同工加入企业的工会组织,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让他们参加了陕鼓职工互助会,一旦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就可享受到医疗、助学等方面的帮扶。
在陕鼓工作年限够一年的短期合同工还可以参加企业的劳动模范和岗位标兵的评选活动。该企业的短期合同工任美盈因工作出色,被企业评为2006年度岗位标兵,日前将享受企业给予的到境外学习的奖励。
与陕鼓集团不同,法士特齿轮传动有限公司的短期合同工主要在生产一线,该公司在册职工3500人,短期合同工有1748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田勤昌说,目前这1748人中,约一半是省内其他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还有一半是来自农村的有技术的农民工,职工子弟很少,大概仅有100人左右。法士特公司是从2002年开始大量招收短期合同工的,这也是企业改制后用工机制上发生的必然转变。
对于短期合同工在国有企业日益增多这一现象,在我省一家军工企业从事了10年人力资源工作的张小卫认为,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面向市场灵活用工,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有一定作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长期为企业招人易进难出而犯愁,面向市场灵活用工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善,一些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能够为企业招聘的短期合同工缴纳工伤、养老等社会保险,而一些效益一般或不好的国有企业不给短期合同工缴各项社会保险,原因是这些企业与招聘的短期合同工只签了半年以内的劳动合同,通常企业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是半年办理一次,因此一些企业不断重新招聘短期合同工,使人怀疑这是在逃避应负担的社会保险责任。但目前企业与短期合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只要双方意见一致,时间上不管是长是短,都受法律认可。因此逐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才能使国有企业灵活用工奏出和谐之音。
对此,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法规政策处副处长陈晓东说,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预计在今年内出台,其新的法规必将对国有企业灵活用工进一步规范,使国企市场化灵活用工不断走向规范。
(沈谦 宋建民 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