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22日
劳动保障
03

纤手静心织云锦

苏静25岁,1999年技校毕业,当年进入西北二棉集团。1999年—2006年为织布车间挡车工。2007年改任教练。高级技工,党员。

见到苏静的时候,头戴白帽、身穿雪白围裙的她正在机台前忙得不可开交。只见机台旁的她从容自若,手指轻轻一捻一挑一绕,就把一个一个断头接好了。靠着这利落、准确的技术和沉稳的比赛状态,去年,苏静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集团和省纺系统历时数月的层层选拔赛。作为陕西棉纺织行业的4个参赛选手之一,参加了在山东举办的全国棉纺织行业织布工技能比赛,并在4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拔尖挡车工中脱颖而出,以100.94的成绩获得单项操作季军,同时获得全国优秀选手称号。

织布是女工中“著名”的辛苦工种。一天来回走几十里路,现在已没有多少城里女孩愿意从事这种缺乏工作情趣的行当,而苏静,这个今年才25岁的城市女孩,却已经在挡车的岗位上干了7年多。用中指把纱线斩断,食指和拇指捏住线的两头,缠绕两圈,轻轻一拽,打成一个很细小的结,隔不到2厘米再斩断,再接头……当别的女孩工余时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逛商场,吃喝玩乐的时候,苏静常常闷在家里无数次重复着这简单枯燥的动作。有时接头次数太多,中指会被细细的纱线勒出一条血印,这时不能用创可贴,那样影响断线。就像教练刑子云和郭巧珍说的,苏静的技术是苦练出来的。苏静工作的第二年,就跟现在的丈夫王建锋相识,5年后结了婚。王建锋常常开玩笑说,“别人的对象是谈来的,我的对象是‘掐’来的。”苏静在家练习接头,而丈夫就在一旁为她掐表测速度。所以苏静的技术并没有像很多曾经优秀的挡车工一样,因为恋爱、结婚之累在工作上落伍。除了在家练接头,苏静休息时还会主动进厂练习机上操作。好强的苏静,就这样靠勤奋踏实,耐着寂寞、单调,坚持着,苦练着,一点点把技术从刚进厂时的中等水平提高到了出类拔萃的程度。

技术是纺织厂的生命,对个体也很重要:技术好的工人,接头又好又快,停机少,产量质量就能上去,人也显得轻松。苏静就属于这样的工人。不同的是,别人技术好,干得轻松。苏静却难得轻松:因为技术好,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织布车间里难开的、别人开不了的织车,难织的布,工长总是想到苏静。2005年夏季,苏静接手了140×140品种的布,这种布厚而密,纱线纤细易断,常常出现停机。苏静一边小步快跑增加巡回次数,一边正面看布,反面摸布,同时做好影响布面疵点的预防,加强经纱的卡疵把关。就这样,月底车间一清算:同样机型,同品种布,由苏静来织,生产效率提高了8%—10%。

(刘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