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被石头温暖的童年
[广东]陈侠
早晨醒来,躺在暖和的被子里,我又想起我的母亲,想起那块温暖的石头来了。
我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北方乡村,在童年寒冷的冬夜里,我没有见过暖水袋之类的东西,我的冬夜是由一块石头温暖的。石头也会温暖吗?是的,那是多么温暖的一块石头啊。
说起那块石头的来历,就得说起我的姥爹。我家先辈人丁兴旺,而到了姥爹这一辈时,兄弟三个却只留下我母亲一根独苗。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人丁兴旺、传宗接代一直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当我母亲生下我大哥时,我的姥爹别提多高兴了。
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我们那儿尽管是产煤之地,但在寒夜里睡觉时刚钻进被子总是很冰冷的。大哥稍大时的某一年,姥爹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一块大青石,他用凿子打成一块长不足尺、宽高均为四五寸的长方体石块。打好的青石放在大而平的黄砂石上来来回回地细磨,也不知用了多少时间,一块六面光平的石头总算磨出来了。姥爹把磨好的石头搬到他当时做事的轧油房,涂了一些残油在青石上,然后把涂了油的石头放在柴火里把油烤干,取出来放凉,用布擦净,一块黑黝黝油亮亮的石头就出现在眼前。打此,我们家就有了那块用来给小孩子冬天睡觉暖被子的温暖的石头。而我也就有了在大哥、姐姐、二哥之后,第四个享受那块石头的福分。
故乡老家因为有煤,冬日里家家都是盘有火炕的。砖砌的火炉子是炕的外边部分,里边部分才是用来睡觉的炕体。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人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补了又补的薄被子刚钻进去可想而知是怎样的冰人肌肤,而有了那块宝贝石头,我再也没有过冰冷的感觉。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见母亲时常用抹布擦拭着那块黑亮的石头。冬日每天睡觉之前,母亲就会把石头放在砖炕外的火炉边一面一面地慢慢煨热。在煨的当下,母亲会为孩子们把被子抻开,再用手一次次地抚摸着石头看热了没有。等到六个面全都热了,母亲就把石头抱进被子里,时不时用手挪动一下,等躺下身体的部分和脚部的被子暖和了,母亲才让我和二哥脱衣躺进温热的被子里。
我童年的冬天之夜就是由那块石头暖着过来的。那油亮的石头浸着姥爹的关爱,更多的是母亲胸怀般的温情,什么时候想起来,我的心里即刻会升起一阵阵的暖意。
那块温暖的石头,从大哥开始,一直暖过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人的童年。在六个人的童年里,母亲的手是千遍万遍地在火炕边抚着搬着那块石头呀。想到这里,我的泪水便热热地落在了笔下的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