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揭开平均工资被掩盖的真相
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统计信息表明:2006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6097元,比2005年的32808元提高了将近4000元。且不说这个平均工资统计局是如何算出来的,单就这个数据能否真正成为政府部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全市各项社会保险等标准的参考依据来看,实在让人有些怀疑,因为这一平均工资掩盖了太多的事实真相。
首先,掩盖了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北京市统计局披露的“解读信息”也佐证了这一点,“证券业、银行业、法律服务、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由于单位的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行业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
其次,掩盖了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均。尽管北京市统计局称“没有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人数占60.7%”,但这60.7%的人(注意:这个数据足以称“大部分人”)的收入到底如何,能否保证他们在一个城市里生存?平均工资不仅没有显示,而且还提供了截然相反的假象。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中,收入状况应该是呈正态分布的(即中等收入人群应该占大多数,高、低收入人群则相对较少)。但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这一平均工资(含“解读信息”),并没有提供相关的信息。
最后,掩盖了一些行业企业职工工资增长过快或过慢的真相。有了这个平均工资,一些企业就会拿此说事,不积极推动薪酬制度的改革,不积极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这样一方面使一些职工的收入长期得不到改善,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损社会的公平正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