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04日
百味·国际
04

面袋子里的母爱

[山西] 胡爱林

快有半年时间没回老家看娘了。借“十一”长假我起了个大早,急匆匆赶到公共汽车站,踏上了回老家的班车。路过闹市区一个拐弯处,扭头看见一则醒目的广告:不管工作有多忙,别忘回家看爹娘。这些字,字字如针,扎在心坎上,我心头顿时涌上一股酸楚的苦味。

妻子有病,一年四季吃药打针,两个孩子都上学了。现在家中每花一分钱都要权衡再三,原先给孩子订的奶现在也断了,零花钱已不再提起,只是隔三差五买些油条、糖包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人啥时候能让尿死呢?这一年来,我凭着一枝秃笔头蘸着肚子里的一点点墨水竟爬起了格子。充分利用工作之余,不分昼夜地在纸上下工夫,在文字里揽活,总算没白忙活,大大小小的豆腐块在报刊上露脸了,多多少少也积攒了250块钱。

我提出要回老家看娘时,妻子面露难色。我忙说,光给我来回的路费就行了。其实我早把那些“稿费外快”瞒着妻子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试想,哪有五尺高的汉子赤手空拳回家去看父母的呢?

面对二百五十块钱,我作出了周密的筹划,步行几里地到公共汽车站乘车,来回可省下四块钱,这样来回车票四十六块钱就够了。给娘买两袋奶粉,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打结婚以后就再没给娘买过奶粉。然后,给娘扔下一百五十块钱。这样,自己还能剩下三十块钱。回来时顺路给孩子们买点小西,就说是奶奶送的,保准一家人都欢天喜地。

我走进村子,推开自家虚掩着的门,看见娘正坐在小方桌前,就着咸萝卜吃午饭。见我回来了,娘满脸的皱纹立刻舒展了。

临走,娘埋怨我说,买奶粉干啥?尽乱花钱,拿回去给孩子吧!再拿些荞面,省得花钱买了……

我硬是不肯把奶粉拿走,硬是塞给娘一百五十块钱。

天不亮,我就扛着娘亲手捆好的半袋荞面上了回城的公共汽车。

回到家,妻子盯着我放下的半袋荞面说,咋就带了半袋荞面?我没吭声,见妻子做午饭,便忙说我要上班去了。晚上回到家,妻子看上去换了一个人似的,很高兴。吃饭时,妻子说,面袋里咋会有两袋奶粉和一百五十块钱呢?

我听了心里一愣,心里的酸楚伴着泪水一起涌出。过了好一会儿,我才一字一句地说,那是娘送给你和孩子们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