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永远在路上
——记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任秀波
一年中,他仅有2个月能与家人相处,其余近十个月他有可能独自坚守在藏北无人区的测绘点上啃着罐头、吃着方便面,也有可能在世界屋脊的珠峰上,顶着暴风雪向上攀登,也有可能在我国最北部的漠河进行着测绘……总之,作为一名测绘人——任秀波一直在奔走、一直在攀登……
任秀波,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一名普通的测绘工作者,黑黑瘦瘦的一个小伙,比起2005年“珠峰复测”前记者见到的他成熟了许多。因为被推选为《劳动者之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联合同步推出的大型人物专栏)的宣传典型,最近他一直忙着接受央视、新华社、工人日报等各种媒体的采访。
2005年的珠峰复测,他将重力测量推进到了海拔7790米,并且用GPS接收机精确测得了该点的三维坐标,这在测绘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创造了珠峰测量的新纪录。这段经历不仅让他体味到了作为一名测绘人的自豪,也让他成为站在最高点上的中国测绘人。而上一次测绘工作者登到最高点是7750米,时间是1975年。
2005年4月28日,这天是“珠峰复测”从7028米到7790米营地的适应性行军。任秀波背着三十多斤重的仪器,心里默默地数着数,大口地呼吸着稀薄的氧气。最开始他还可以数20个数休息一下,再后来数十个数就要休息一下。当行至7500米的时候,因为突然遇到了特大暴风雪,得到下撤命令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测量出7500米的重力值。
他花了十几分钟吃力地用冰镐在60多度的雪坡上刨出了一块平台,因为鸭绒手套太厚,无法操作仪器,他只能脱了手套,戴着薄手套进行了二十多分钟的测量。等数据都收集好了,他才发现自己的手指已经没有了任何知觉。旁边经验丰富的登山队员提醒他这是冻伤了,一定要赶快想办法恢复,要不然就会坏死。于是他将手指用力砸向冰镐,以此来刺激神经增加血液循环,就这样在冰镐上猛烈地撞击了十几分钟,手指才稍稍感觉到疼痛。
他平淡地向记者叙述着这段经历,然后淡淡地说:“其实当时也没多想,接到下撤任务后,心想好不容易来到这个高度,必须进行一下测量,万一以后再上不来了,这个高度的重力测量也就没法进行了。”
6500米珠峰前进营地由于地处珠峰和嶂子峰的夹缝中,几乎是四面环山,空气流动特别缓慢。这里晚上零下三十多度,睡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呼出的气在帐篷顶上结成了一层厚厚的冰,只要白天太阳一出来,帐篷里就像下雪一般。
(下转三版)
任秀波在珠峰7028营地留影。队旗上留有参加珠峰复测的所有国测一大队队员的签名。